3.创新培训方式,继续抓好茶业万人培训工程,力争做到村村培训,将培训延伸到角落、小组,提高涉茶人员素质。
4.结合低产茶园改造,深入实施生态茶园建设,抓好“百座茶山植树造林”工作,实施“退茶还林”工程,优化茶园生态环境,提高茶叶品质。
5.加快茶叶专业合作社组建,鼓励支持林东、双格等村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并按照规范化要求进行管理和运作。
6.积极组织参加各类茶事活动,进一步打响虎邱茶叶品牌。
7.抓好茶叶初制加工点的规范建设,建设虎邱镇优质茶叶初制加工点20家,提高我镇茶叶初制技术的影响力。
8.支持规模茶业企业开展QS、GAP、绿色食品、有机茶等质量体系认证,鼓励规模茶业企业积极参与争创知名、著名、驰名和名牌农产品称号。
9.加强冬季茶园管理,认真做好冬季石硫合剂封园工作。
10.促进茶叶与旅游资源相结合,展示当地独特的茶文化、旅游文化。除了以茶歌、茶舞来宣传茶文化之外,还将进一步挖掘虎邱茶叶的历史文化。例如,计划收集早期外出经商的茶商所留下的文化遗迹,把黄金桂发源地与旅游文化结合推广,让旅游观光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还能亲身感受传统手工制茶的全过程。
发展合作社需因地制宜积极创新
回顾过去一年虎邱镇在茶业方面所取得的巨大发展,分管茶业的副镇长王焘宗认为,在茶业发展问题上,县政府给予了方向指导,等于是给了一根针,作为乡镇,需要将乡镇力量拧成一股绳,穿针引线,这样茶业发展才能快。
2009年以来,镇党委、政府按照县委、县政府“茶产业提升年”的工作部署,完成生态茶园建设3000亩(其中示范片1250亩);茶业万人培训1400多人次;新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社7家;5月份成功举办了茶文化旅游摄影艺术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茶叶农残控制、华虹茶业品牌打造等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各类茶事活动屡获佳绩,有湖西林永胜荣获首届中国安溪铁观音制茶师大赛冠军,罗岩村林沿海荣获首届乌龙茶审评拼配和烘焙技术大赛烘焙项目冠军,美庄茶叶专业合作社参评省规范合作社,华虹茶业联作制生产管理模式受省、市、县好评并在全省学习推广,虎邱茶业、规模茶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日趋提升。
而虎邱镇茶业能取得这么快发展,与当地政府因地制宜、不断创新思路分不开。副镇长王焘宗以培训为例,给记者解释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他表示,县里领导提出了技术培训常态化的指导思路,他们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则根据各村落的实际情况贯彻落实。例如,村里的培训不是让专家来讲理论,而是根据合作社的实际特点,邀请茶业能手进村入户,现场演示,或针对合作社成员在茶叶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现场指导。可以说,是把理论实实在在地融入实践之中。
又如,在产业链方面,考虑到虎邱镇茶产业链齐全,在全国拥有庞大的营销大军,但是名牌较少,所以,合作社就积极地创品牌。例如美庄茶叶专业合作社5月注册“百丈际”商标,已在受理中。他说,只有创立自己的品牌,拓宽销售渠道,才能获得长远发展。而这样的创新,无疑为茶农的增收、致富拓宽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