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安吉品白茶 品的其实
下一主题:和茶相伴的春天---文
其次是选种。同是良种,可能这山适应,那山则不适应。据专家介绍,近年清香鲜爽的后起之秀白茶,最适宜海拔600米左右的背阴高山。
三是培育。好茶是种出来的,精心耕耘的茶叶才叶质肥厚,经久耐泡。
四是采摘。茶叶季节性强,早采三天是宝,晚采三天是草。除了适时采摘,更要严格掌握采摘规格,以绿茶为例,如果没有采茶人的心灵手巧,何来杯中玉兰朵朵?采摘还与天气因素息息相关,带露茶、雨天均不能采摘。
五是加工。除了天然清香,茶叶的色、香、味、形全在这一环节。茶场工人告诉我,不要说手工制作,即便是机械化制作,也有人为因素,因为机械是人控制的,相对来说,上半夜工人精神好,控制准确;下半夜,尤其是采茶季节长时间超负荷劳动容易疲劳犯困,就会影响茶叶品质。
六是储藏。密封、避光、低温是藏茶三要素,缺一即会影响品质。
七是好水。明代茶人张大复早有精辟论述:“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水十分,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茶十分,茶只八分耳。”
中国地大物博,名茶众多,可谓天下处处有好茶,但立足于一地,好茶则少而又少,那难得的好茶实在是大自然的恩赐,是茶人勤劳智慧的结晶,理当格外珍惜。
有人认为,茶人不能太苛刻,不论好坏,有茶即可。这一观点笔者不敢苟同,试想如果不是饮不厌精,不是精益求精,何谈茶业科技进步? 作者:竺济法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第219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