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理密植 茶叶产量的高低,取决于每667平方米土地面积上茶树群体累积有机物的能力,大栗树茶场根据海拔高、茶园坡度大、水地流失严重、热量不足的特点,采用株距20cm,行距80——100cm,单行双株的栽培规格。目前从三龄茶树的生长势来看,这一种植规格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成园率高,叶面积指数达到了3.5左右。
(四)栽植技术 移栽于每年7月中旬雨季时进行,栽植于阴天或者雨天晴天的傍晚进行。栽植前按种植规格在预定的种植行上打塘,打塘时尽量避免破坏地膜,塘的宽度和深度根据茶苗根系的生长情况而定,深度和宽度要比茶苗根系深。宽8——10cm为宜,之后塘中施入底肥、拌匀。然后一手拿两株茶苗,植入塘中,注意使根系尽量舒展于塘中,茶苗的根颈部略低于地面,扶正茶苗,将打塘外翻的表土填入塘中,填至一半时,用手将茶苗轻轻向上一提,使根系得到舒展,再将土压实,浇定根水,之后将地膜复原,用土压实。为减少水分的蒸发,栽植后离地上部15——20cm处将茶苗的顶打掉。
(五)栽后管理 注意检查地膜,保证地膜的完整性;进入秋冬季后要注意霜冻对茶苗的伤害,可用稻草、杂草等覆盖茶苗,以减轻霜冻对茶苗的伤害。同时注意补苗。
二、效果
利用地膜覆盖技术,大栗树茶场在新茶园的发展过程中,克服了自然条件的制约因素,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1、茶树成活率高。达95%以上。
2、茶树生长势旺盛。一年生茶树树高平均达61cm;主秆径粗平均1.95cm、一级分枝径粗平均1.5cm、二级分枝径粗平均1.2cm;树幅平均达34.5cm。皆远远超过了一般裸地栽培的茶树。
3、增温效果明显。因地膜对地表逆辐射的阻挡,保持了热量,据调查,15——20cm的地层地温比裸地平均升高2.5℃,茶树萌芽期比裸地茶树提前了1O——15d。
4、土镶肥力提高和物理性状得到改善。据测定:A`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达6.01%;速效K、速效P、碱解N分别为153.7mg/kg、27.3mg/kg、277.2mg/kg。皆远远超过裸地茶园的含量。同时,地膜覆盖防止了土壤的风蚀和水蚀,增加了土壤的孔隙度,降低了土壤容重,达到结构疏松,水稳性结构增加,利于茶树根系的生长。
5、保水和防治杂草的效果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