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茶叶之路的寻觅是异常的艰难和曲折,为了寻找它,邓九刚骑着自行车走遍了呼和浩特的大街小巷,他也或骑马、或骑骆驼、或者坐火车、汽车,从呼和浩特到山西的忻州、太原、祁县、平遥、太谷直到湖北的汉口:为了寻找它,他骑着马走遍了内蒙古西部的草原和沙漠;在中蒙边境他迷失过方向,乌兰布和沙漠留下过他的足迹。他追寻的足迹沿着北京通往莫斯科的铁路一直延伸到了俄罗斯的境地。
为了寻找茶叶之路,邓九刚花掉了无以数计的美好时光,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前前后后访问过上百名长者,他们全都是从茶叶之路上退下来的商人和驼夫。
在呼和浩特档案馆里,在那些几十年未曾有人触动过的挂满尘土的历史文献纸堆中,在许许多多老年人的回忆中,在法国的、日本的、俄罗斯的许多专家的论述中,在《茶叶之路》中,茶叶之路横亘在山西通往太原大地的山谷间,隐没在蒙古高原茫茫的草丛中,伸展在西伯利亚寒冷的荒野中,同时,也再现于今天人们的想像中。
2000年10月,《茶叶之路》在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以此为牵引的7年多时间里,不断有山西的、湖北的、香港的,或者是俄罗斯的学者借着这本书找到内蒙古人民出版社,找到了邓九刚。
★思考:
茶叶之路:一段不能遗忘的历史
公元16至17世纪,冷兵器时代的厮杀声终于消失在历史的深处,经济活动逐渐取代了军事手段推进着历史的发展,滔滔商海之上,俄罗斯人驾驶着贸易之舟向着东方驶来,向着他们向往已久的中国驶来。此后的250年间,商旅的驼队在茫茫的亚洲荒野上踏出一条条道路,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商道纵横交错,载着中国的茶叶、瓷器和丝绸的庞大的驼队从草原上经过,运银锭的牛车和官方派出的外交使团的身影从草原上经过……
历史一页页翻过。这期间,茶叶之路连接的两个国家却面临着不同的未来,新兴的俄罗斯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变革,已经成为国土横跨亚欧大陆的真正的大国和强国,而在中国,时间似乎是停滞了、凝固了。大清帝国的封建王朝在超稳定的轨道上缓慢运行。
自治区人大副主任张国民在为邓九刚《茶叶之路》一书写序时提到:“令人遗憾的是,在过去的许多年代里,这条曾经对我国北方、对整个蒙古高原、对西伯利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过巨大推动作用的国际商道,几乎在我们的记忆中消失了。是邓九刚唤醒了我们的记忆,他的《茶叶之路》也使得这条商道重又复活了。”
邓九刚为了揭开被国人遗忘的、曾经在中国历史上与丝绸之路同样起过重要作用的茶叶之路的奥秘,经十余年的社会调查、查阅历史文献、走访专家学者和百余名茶叶之路的相关人员,写出了集真实性、史料性、可读性为一炉的《茶叶之路》。为此,内蒙古作家协会名誉主席扎拉嘎胡这样评价:“邓九刚以茶叶之路纵览当时国际国内形势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俗民风、城市建设、外交等方面,将两百多年前的茶叶之路展示在了世界经济的舞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