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邓九刚苦苦挖掘中欧茶
下一主题:郑纯辉:坚守茶人简朴
11年的时间即将过去,正准备打道回府时,老杨发现,这里还有许多荒山没有利用起来,这些荒山用来发展茶园最合适不过了,他一咬牙,又承包80余亩荒山发展茶园,承包期36年。在老杨手里,没用几年,昔日光秃秃的群山变得郁郁葱葱,经济效益也渐渐显露出来。
在这个时候,谁也没有想到,老杨还要经历一次选择,由于小儿子2005年遭受车祸,花光了他的所有积蓄,在茶园上的投入也渐渐力不从心,但这时他已离不开自己的茶园了,正当老杨为此苦闷之际,经人搭桥,他将茶园转包给贵州沁园春茶业有限公司,凭每年的转包费,已经够他过上小康的生活和养老了,但他仍旧选择留了下来,公司让他负责管理经他一手培植起来的茶园,这使他欣慰万分。“虽然这里条件较为艰苦,但我已经离不开这里的茶园,它们已经是我生命的一部分了,何况,公司又是如此善待我,除了有工资,吃的、用的都按时给我送上山来。”他的话或许是他没有选择离开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