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现代茶艺美学的核心和灵魂。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学已成为跨文化研究的一项模糊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生活科学、人体科学及文学艺术等,都把美学作为一个必不可少的科学分支。这种趋势说明美学的重要。现代茶艺美学也越来越 J起人们的重视,也有不少文章见之于报端。但与茶相关的学术研究相比,还远远不足。系统性研究则更少。
数十年来,本人在暇日之余,热衷于茶事,且对茶文化、茶艺研究也情于独钟。偶有所得,或有新意,撰文以示。有好事者和之,则自得其乐。在研究中发现:美学在生活中无处不有,在茶文化、茶艺中也处处闪耀着光芒。进而对茶文化、茶艺中的美学现象深入研究,倍觉重要,个中的种种问题则迎刃而解。在此不妨略举一二:
欣赏、创造(创新),是美学的核心和灵魂。没有欣赏价值,也就失去美学的光环;没有创造(创新)就会失去美的魅力。现代茶艺兴于中国台湾,盛行于中国大陆,主要是它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趣向,和具有欣赏价值;同时也是对中国传统茶艺的传承和创新。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一脉相承。对此迷惑不解者,即可释疑。又如,现代茶艺如何在今后繁荣和发展?我们只要在“欣赏”和“创造(创新)”上下功夫即可。只要不断提高茶艺的欣赏性和创造(创新)力,就能更好地适应审美多样性和多层性的需要。必将获取长足的发展,迎来新的美好前景。
再如,对“茶艺”、“茶道”二词,国人看法各异。在美学中,“艺”与“道”均属美学基本范畴。道,原为中国古典哲学范畴,意指规律、原理、准则等。成为美学范畴时,意指美的规律、美的根源、美的本体、美的表现等。儒家学派强调“道”与“艺”的辨证关系,主张以“艺”观“道”。孔子把艺术创造与作为人的最高道德理想“道”联系在一起。同时,“道”在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内容也各不相同。由此可见,“艺”与“道”在现代茶艺美学的审美范畴中有其共通性,均可归入现代茶艺美学中加以研究,等等。
五、现代茶艺美学的学术研究。
美学与多种学科相联,通过跨文化研究,显现其共通性。诸如,美学文化学是美学与文化学的结合体,美学艺术学是美学与艺术学的结合体,美学社会学是美学与社会学的结合体,等等。现代茶艺美学与社会心理学、社会美学、艺术学、创造学、自然科学、哲学等也紧密相连,内容十分广泛,大有研究之必要。若在现代茶艺教学中增加“现代茶艺美学”内容,必将有利于提高“茶艺师”及茶艺教学的水准,促进现代茶艺的发展。
由于篇幅有限,简论不容过长,文中仅对现代茶艺美学中的一些主要理论和学说,作一精要的论述,以引起有关人士和茶艺教学工作者重视和关注。现代茶艺美学中还有许多审美范畴,诸如,中国人美感的特殊形态,追求“艺境”、“意境”、“境界”的审美心理,“天人合一”的审美哲学,以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审美观的异同性、共通性等等,只能在此略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