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最缺的是品牌和标准”
发布时间 2010-02-24 浏览 24402 次
百上千,其中有几种在国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但知名度不等于品牌价值,而品牌价值的核心是要看广大消费群体的忠诚度,忠诚度又体现在品牌所占的市场份额。

“中国是居于‘名茶优势,名牌弱势’”的状况,中国茶业目前是‘做大’(在数量上),而还未‘做强’(在经济效益上)。”他举例英国立顿茶(Lipton),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达60%,年销售额数十亿美元,立顿茶一个品牌的全年利润额就超过我国茶叶同年的出口值!

与国外模式相反,中国的名茶惯用地域来命名,而一个广大地域中,茶叶的品质参差不齐,比如龙井茶,以产于杭州西湖附近而得名,后来杭州周边地区以至杭州境内出产的都被冠以“龙井”的名头。再如广东的名茶凤凰单丛,产地从凤凰山扩展至潮州、梅州等广大地区,这类名茶迄今还没有具很大影响力的名牌产品。

启动品牌内外销战略

一定要走出去,放眼世界。丁教授认为,中国茶的主要市场至今仍在国内,近十年来内销市场兴旺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中国是有13亿人口的世界人口大国。现在人均喝茶量是0.4公斤(10年前是0.2公斤)仍低于世界人均喝茶量0.5公斤,中国茶业内销市场发展潜力很大,但同时,中国茶叶内销与出口同比大致上是保持70:30。因此,他认为,打造中国茶叶品牌是立足于内销的同时,以战略眼光发展外销。原因有三:一是“入世”后内销与外销的界线缩小了中国茶业内销市场,不仅面临本国同行之间的竞争,也面临与国外同行的竞争;二是外销好,内销会更好;三是中国茶叶出口价值总体水平低,占华茶出口量六成以上的远洋绿茶出口经营效益滑落,其骨干品种FOB平均卖价不到上世纪90年代初的40%。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茶叶名类多而牌号杂,优质不能优价,本国企业恶性低价竞争,说到底是缺乏在自由市场背景下能走向活而不乱的最大支柱———名牌效应。

“急功近利是品牌大忌,打造品牌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不要把创名牌看得太简单。”丁教授最后这样告诫。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