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打造榕茶品牌。福州市茶叶附加值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品牌不优、不强,市场知名度不高。目前,全市茶叶花色品种少,品牌少,尤其是缺乏具有高知名度、高市场占有率的知名品牌。要增强知识产权意识和品牌意识,加快原产地保护标志的推广,努力扶持茶叶经营企业争创品牌,带动全市茶叶产业的发展。此外,要高度重视罗源 “七境炒绿”、福州茉莉花茶等知名品牌的培育和建设,提高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4、加快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一是加强茶叶标准化建设。制订完善的茶叶产品标准体系和茶叶生产技术规程标准,指导茶农按标准组织茶叶生产。二是建立、健全茶叶质量监控体系。在茶叶主产区建立产地检测机构,重视终端产品质量检测,并逐步过渡到“生产、贮运、销售全过程质量控制”,严格按标准要求组织生产和销售,改变福州市茶叶无标化生产的局面,并以标准化生产树立福州茶叶品牌形象。三是发展无公害茶生产,全面提高茶叶质量。在茶叶主要产区,建立无公害茶生产示范基地,带动农户,推动无公害茶生产,提高品质,扩大出口的目的
5、理顺管理体制。由市农业局负责全市茶叶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的制定,统一管理全市茶叶种植,牵头协调茶叶生产加工、市场营销、科技推广、人才培训及茶叶产业扶持政策的贯彻实施。尽快成立茶叶行业协会,挂靠市农业局管理。支持和发展茶叶中介组织。鼓励和支持县级茶叶经济合作组织的建设,做好产业协作、联合营销。鼓励和扶持茶农建立各类专业合作社,培育农村经纪人队伍,努力提高茶叶产销的组织化程度。
6、开拓国内外市场。要进一步加大产地批发市场建设,吸引全国各地茶叶商户到产地批发茶叶商品,降低流通成本,促进茶叶商品流通。要极积组织企业参加北京农业博览会和省内外各类产品展销和名优茶鉴评,进一步拓展国内消费市场。同时鼓励台商茶叶加工企业到福州投资进行茶叶生产、研发、加工和贸易,构筑福州茶叶走向国际市场的多元渠道,使福州茶叶更加贴近国际市场。
7、切实加强领导。市政府将建立由市级有关部门和茶叶主产区地方政府组成的茶叶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福州市茶叶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督促检查加快产业发展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茶叶主产区的各级政府,要建立切实可行的绩效考评奖励制度,推进茶叶产业的发展,不断取得茶叶工作和茶叶产业发展的新突破;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合力,积极支持茶叶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市级各相关部门要结合本部门的职责,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和鼓励措施,为茶叶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