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曾是建邺“警花”
安置好客人,索朗曲珍才有空坐下来说说她的“故事”。她是20多年前嫁到南京来的,一来就在建邺区公安分局工作。说着她指指墙上的照片,当年她穿着一身警装,英姿飒爽的样子,而且很漂亮。3年前她退休时开这家茶社也不是没由来的。她自己刚来南京那会,这里几乎没有西藏人,后来家乡不断有学生考到南京来上大学,托亲带故地就找到她,毕竟远离西藏,大家彼此间好有个照应。就这样多年下来,至今也只有8个西藏人定居在南京,大学生们是来了又走,一拨又一拨的。这些孩子每次找到她就像见到了亲人一样,于是退休后,她就想能有这么一个地方,让家乡人可以经常无拘无束地聚聚,叙叙思乡情,于是这家藏族茶社就应运而生。不过,遗憾的是,茶社提供的餐饮上并不能完全西藏化,因为交通缘故,原料得来不易而且成本太高。但她还是可以提供西藏特色的饮料,如甜茶、奶茶、酥油茶等。
好想带南京朋友去游西藏
说起这500多名大学生,索朗曲珍充满了自豪。这些学生分布在南京各个高校,如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大学等,节假日或生日聚会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她这里,“可见大家都把这里当成自己家了。”像上一次,一个孩子过生日,早早给她打来电话。为此,索朗曲珍特地为他准备了当地人过生日时必吃的面疙瘩,然后放手把厨房交给这群孩子,他们都是很朴实的人,动手能力很强,不像城里孩子那么娇气,都能自己动手做饭烧菜,过生日或者聚会,吃上一顿自己做的原汁原味饭菜,对他们来说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这些孩子有时玩起来很疯,会在这里闹上一整晚,不过我也是任由他们像在家里玩耍一样不制止他们。”索朗曲珍告诉记者,当初她刚来南京时,语言不通,举目无亲,特别能理解这些孩子找到一个家乡长辈时的那种亲切和依赖,所以就尽量宠着他们。说着说着,索朗曲珍的思乡情忽然涌上心头,她说这些年也非常怀念家乡,父母双亲都已去世,只剩姐妹,如今姐姐家的女儿也到南京来了,跟在她身边。现在西藏通火车了,她也特别想回家去看看,如果以后有机会,她还想带南京的朋友去领略西藏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