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印人兄主泡了云南“野生大叶陈普”。最近不知为何,突然间大批普洱“找”上我后,觉得自己仿佛体内真气、罡气如“春秋战国”一般。尽管已是大寒时节,气温也有些寒冷,但我反而减衣还觉得五内和煦。
茶会进入高潮,我们“请”出了采集自南极南纬76度34分36秒,东经69度19分35秒方位的南极冰水,准备瀹泡有着“普洱皇后”之称的“双狮同庆号”陈普。
印人兄和黄老提议由我主泡,南极水烧开了,我抑制不住心头的激动,虔诚地进行这场“双绝之品”。虽然,去年12月份的某晚,我已经用南极太古冰、阳羡茗壶瀹泡过一次安吉白茶王和武夷山天心大红袍,并且已经在酝酿《雪魂冰魄旷世饮》的腹稿。可这次是为集书画、鉴赏和收藏于一身的黄老以及海上鸿儒们泡茶,真是很开心,并感慨于机缘如此之好。
南极水,“双狮同庆号”陈普, “醒茶”水只一口,就让我美妙得不行了……
“双绝之品”茶过三巡,黄老来了兴致,为在座者讲述了“普洱之王”宋聘红蓝标的故事,以及老人珍藏古画韩干骏马及书画艺坛往事……并且点评了其学生祝捷的书法习作。
mm作家居平很机灵,请黄老为她新著述的《都作连江点点萍》题书名,这句话出自居平仰慕的王国维先生词,今日在印人兄的都府得遇君实老人题签,还真是缘分。
见此情形,我突然受到启发,何不也请黄老写句“茶语”呢?前几日的“大茶,行天下”当即迸发而出。我和黄老说,作书名般大小就行了。黄老欣然挥毫,同时还略带诧异:为什么不要写大一点?我微笑不语。其实,心里却在想:今日种种机缘已绝佳,不可太满,亦不可“贪婪”。黄老赐予的法书,每字有茶叶般大小足矣!
黄老一气呵成,为我连写了两张。我感动得无可言语,连连抱拳。
接着,葛红兵向黄老求了幅鲁迅先生的名言“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一幅气势浑厚的行书,尺幅颇大,可以装裱成一帧立轴,圆了葛红兵座右铭之梦,把他开心得够呛。
最后,黄老书兴大发,行草书就了一幅刘禹锡的《陋室铭》,博得满堂喝彩!
待续……茶缘,水缘,旷世缘——三天三夜三茶会
记得两个月前,龙井在外旅行的时候,有一次,我们在msn上交流,我向他提及要用太古南极冰瀹泡武夷山天心大红袍,龙井说:流着泪期待。
先前和叶羽联系,他说因为“奉茶”开业,估计今天过不来。我说我在用南极水泡双狮同庆号陈普,他说“你气我,我要躺地下了”。他又说:能否留一点南极水。我说一定留。
下午我在静斋待得太晚,九品茗轩去不了了,我向朋友们发了条信息:我带南极水来,以示歉意。
傍晚,和静斋主人及黄老他们道别,一路小跑,赶往附近的绍兴饭店东山厅,与朋友们一起晚餐。后来,另一位老友王校长也赶来了,而且还给每人送了一个陕西带回的红苹果,平安吉祥,好兆头!大家相约晚上鉴水品茗。
四
晚上九时许,我们一行十一人齐聚静斋,加上主人家和最后一个赶到的叶羽,合计14人。我打趣道,今日申城夜空,茶气冲天了。
乘着印人兄为大家冲泡第一道茶梅州单丛时,我事先煮起了南极水,并提议以南极水瀹泡安吉白茶和大佛龙井。一是因为水只剩一小瓶了,不够工夫泡法之量。二是经过我前三次(绿茶、岩茶、普洱)的品试经验,觉得南极水更适合泡绿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年南极科考船的第一任船长是大佛龙井的故乡——新昌人。所以作此安排。
不多时,专用水壶里的南极水就煮开了。大家说由我来泡,我说等叶羽来,因为他泡得更好。我特意没喝茶,我找了个若深杯,先注了一点南极水,品了一口白水,含在口中的感觉很饱满,水厚。
十一点多,叶羽终于姗姗来迟。南极水,安吉白茶,大佛龙井;用的是白瓷盖碗,对冲,开泡。
叶羽泡绿茶的茶艺有他自己独特之处,安吉白茶是先“摇香”,再细水缓注。大佛龙井直接“下投”,亦是细水缓注。两款茶注水均为在盖碗一侧“一点注入”,有些小小的可惜,如果先泡大佛龙井就好了,因为此款安吉白茶是“凤形”的全烘青明前茶,芽叶幼嫩。而大佛龙井是产自新昌小将高海拔之罗坑山,炒青茶,对开水的耐温程度会高些。
品饮前,我取出装南极水的小瓶子,把特意留的一点冷水让叶羽品尝,我们抿着南极水,相视无语,会心微笑。
清幽的茶香弥散开了,14个若深杯里,匀点了14份南极水瀹成的绝世茶汤。此时此刻,时间似乎也已凝固,大家都陶醉了。
后来,我们又品了叶羽带来的普洱茶头和白针金莲。这款“茶头”的滋味和我品过的许多普洱很有差异,我感觉不象茶,象是“非茶之茶”。白针金莲茶芽细匀,白毫镶尖,品相秀美。看一眼就已经是一种享受了,果然,口感也比较纯正。连瀹七八巡后,将茶底移入水壶中煎煮,再品,清韵犹存……
我突然想到,静斋西南方闸北公园里的茶圣陆羽塑像,如果陆处士英灵有知,亦将感怀于我们今日的旷世之饮矣!
五
凌晨丑时,大家一一散去。回到住处,清茗寸心的信息翩然而至:今日茶聚,可谓不思量,自难忘。绿茶红茶岩茶普洱,纯水泉水南极水,可谓观止矣。回家饮口自来水,却也醇和自适,想来口腔早已充盈醇和之韵,今天把口作壶好好养了一回:)
双极相映,冰清玉洁。雪魂冰魄旷世饮,人生至此,无憾矣!
……
2007年1月21日写,22日续完
笑按:图为静斋书房一隅。
☆佛见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