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是推进乳业振兴工程,努力实现奶业的提质增量。围绕规划的45万吨乳品产业园区建设,大力推进规模饲养和产业化经营。深入实施“奶牛科技行动计划”,依托广泽、新高、长白山三个乳品加工企业,建设标准化奶牛养殖示范区,推广繁育改良、饲养管理、防疫灭病等综合配套技术,挖掘奶牛增产潜力。按照《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切实加强奶站建设,确保奶业经济健康发展。
七是推进饲料开发工程,提高饲料加工能力。充分挖掘饲料企业的增产潜力,力争实现年内饲料业产值42亿元。在工业饲料生产上,根据饲料企业的实际,重点培育优质名牌饲料产品,提高自给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在粗饲料开发利用上,继续实施粗饲料“百千万工程”,大力推广秸秆青黄贮、氨化盐化等新技术,提高秸秆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率。
“六大体系”:
一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现代牧业合作经济体系。切实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实施养殖大户牵头模式和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并举,推进技术、信息松散型向技术、信息、资金、分配一体化的紧密联结型转变,提高养户的抗风险能力。
二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畜牧产业融资体系。重点抓好畜牧业担保公司的组建工作,力争到年底全市组建专业担保公司5家以上。
三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组织开展养殖场(小区)备案和养殖档案管理,推进标准化饲养管理;做好养殖环境监管和肉、蛋、奶产品抽样工作,严厉打击使用违禁药品行为;全年完成13个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和市本级对兽药生产和经营企业400个批次、饲料企业抽检200个批次产品的抽检任务。
四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畜牧业信息化管理体系。做好信息采集、录入、上报工作,切实掌握基本数据、基础资料和动态变化。年内使信息化管理平台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启动运行,力争三年内全面实现我市畜牧业信息化管理。
五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畜牧科技支撑体系。深入开展管理、科技、养户、企业“四位一体”的教育工程,搞好企业管理人员和畜牧技术人员的培训,积极推广标准、健康、绿色养殖技术;整合兽医科技资源,推进“产学研”相结合,努力打造与现代牧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科技研发、成功转化和技术推广平台。
六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畜牧业政策扶持体系。用好用足上级相关政策,最大限度争取各方面的项目建设资金,为畜牧业发展提供支持。同时,建立市本级和各县(市)区政策扶持体系,形成畜牧业发展的长效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