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真菌治虫:目前,从茶树害虫上分离到的真菌有数十种,主要有白僵菌、拟青霉、韦伯虫座孢菌、头孢霉等,对鳞翅目、同翅目、鞘翅目害虫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如球孢白僵菌Ef465-3、球孢白僵菌871、粉虱真菌制剂(拟青霉和韦伯虫座孢菌)对小绿叶蝉、茶丽纹象甲、黑刺粉虱的防治效果均在75%以上。迄今,研究与应用较多的是白僵菌,在茶园中喷施0.1-0.2亿/ml的孢子液,对茶毛虫、尺蠖类、卷叶蛾类、象甲类等害虫的防治效果在70%以上。喷菌时的环境条件对防效的影响很大,一般适温范围在18-28℃,小雨、雨后和湿度很高的天气喷菌液,效果很好。孢子液浓度0.1亿-1亿/ml均可,浓度越高越好,喷施时应将虫体喷湿。一般喷施7天后害虫开始死亡。
②细菌治虫:细菌中应用最广的是苏云金杆菌等,简称"Bt",有许多变种,如青虫菌、杀螟杆菌、苏云金杆菌、7216等,细菌主要通过害虫取食,感染茶蚕、尺蠖、刺蛾、茶毛虫等鳞翅目食叶幼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但也能感染家蚕,在蚕区应慎用。使用Bt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太严格,但应避免在阳光强烈的天气和低温(低于18℃)下使用,喷施时应将害虫取食的部位喷湿。一般喷施3天后幼虫开始大量死亡,7-10天可达到最高防治效果;
③病毒治虫:目前茶树害虫上发现的病毒有数十种,由于病毒的保存时间长、有效用量低、防治效果好、专一性强、不伤害天敌及具有扩散和传代作用,对有机茶园生态系统没有任何副作用,是一项很有前途的生物防治措施。目前已有茶尺蠖病毒制剂、茶毛虫病毒制剂、病毒Bt混剂等产品的生产,可供有机茶生产基地应用。使用单种病毒制剂的要点是:应该在4-7月上旬、8月下旬-10月虫口密度较小时使用,即在1-2龄幼虫期喷施,使用时需充分摇匀原液后再稀释。病毒是通过幼虫取食后感染的,因此,喷施时必须将害虫取食部位喷湿。防治策略是抓住虫口密度较小、发生整齐的第一代防治,每年喷施一次即可控制年内其他各代的发生。
④几种生物农药简介:采用生物农药防治是有机茶园防治主要病虫害的首选措施。目前,除苏云杆菌类(Bt)制剂具有工厂生产的产品外,其余生物农药尚较缺乏。但白僵菌菌剂、茶树病虫病毒制剂等产品正逐步扩大生产,以便在有机茶园中扩大推广应用。现将近年在有机茶园中开始应用的生物农药介绍于下表。
制剂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