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熟茶制作工艺
发布时间 2009-05-26 浏览 25364 次
高温干燥渥堆完成之熟散茶,消灭茶品中可能不利于人体之菌类。

拼配  

 依不同之需要,将不同级数紧压成品。或以不同茶区、茶种、制程之茶菁混合成特色紧压茶品。

蒸压与干燥

将青毛茶铁瓯之中,以蒸气蒸软后压制。有涡轮蒸压之蒸压时间,100g沱茶或小方砖约三秒、250g沱或砖茶约五秒、357g饼茶约七秒;传统煮水蒸气蒸压法,100g沱茶或小方砖约二十秒、250g沱或砖茶约三十秒、357g饼茶约四十五秒。紧压摊凉后,解外套棉布,进行干燥。

传统干燥方式有二种,一为自然阴干,在旱季约2天,或是正反面日晒二小时后,再阴干一天。刚制成的茶品水分含量通常在9%以上,而在静置存放二日左右后,水分含量会渐减(蒸发)至9%左右;但在自然环境存放后,水分含量随环境水分增减而自然调整。 现代干燥工序则多以烘房干燥,如果干燥温度过高,则容易破坏茶质,直接影响茶品香气口感,且不利于陈化。这也是目前现代普洱茶制程中,最关键与矛盾的一环。普洱熟茶若成品干燥温度过高,将导致茶品汤质薄而带水味,也会影响往后茶品之陈化。反之,若干燥不足则茶心附近最容易产生霉变。

勐海茶厂熟茶特色  

 熟茶品,坊间以勐海茶厂为主力销售茶品,最为消费者高度接受。勐海茶厂熟茶品原料,除了勐海本地茶园外,临沧地区也是主要供应原料地。2004年底勐海茶厂即将民营化,极可能交由科技公司入主经营。普洱茶主要标的国营厂即将步入历史,民营后的勐海茶厂经营策略将左右未来市场。在勐海茶厂历年所制作的熟茶品中,包装、饼模、拼配、渥堆技术等等亦历经多次变革,所以在本文中无法详细记载,仅做一般性特色介绍。

宫廷普洱散茶:以芽茶为主之轻发酵熟散茶,在熟茶中属于高品质与高单价茶品。

7262:1999年以后所出现之高单价熟茶饼,发酵度较低,汤质柔滑、口感较重。以芽茶铺面、3~6级茶菁为里茶。

7572:最早出现之勐海茶厂熟饼,现为勐海茶厂主力常规茶品。发酵度较高,新    味较不明显、口感滑甜。3~8级茶菁拼配,以5~6级为主。

7592(8592):亦为勐海厂主力常规熟饼,出厂价格较低。发酵度较7572轻,口感最重,新茶略带酸苦,然经过多年陈化或入香港茶仓则成为消费度最高熟茶品。面铺3-6级菁,里茶以5~8级为主。

7562:勐海茶厂主要常规砖茶,发酵度较低,口感稍重。以3~6级茶菁混拼不铺    面。

仓储的影响

入仓的定义:企图以人工方式改变自然环境,例如增湿、增温、不通风、添加药剂等等,以利茶品快速陈化。但储存于一般人可以长期居住之环境,则不属于『入仓』定义。   

2001年,当坊间还是以香港与广东湿仓为主,笔者在网络上即不断提倡干净、油亮的干仓茶品,甚至是完全没有经过人工快速陈化仓储的『未入仓茶品』。这一二年来,市场走向,尤其台湾与大陆市场也如笔者预期完全以新茶与干净茶品为主。但有一点须注意的是,笔者所谈论的干净未入仓,是指生茶品;以个人观点,熟茶品因为已经以人工渥堆发酵,多数活性物质都已转化,如果往后储存陈化没有增湿增温,熟茶品在短时间内香气口感很难再有明显改变。  

 以目前人工快速陈化的茶仓,不同于自然环境,增湿增温不通风等等,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香港与广东茶仓。香港茶仓因为长期储存老茶品,加上经验累积,所陈放出来的茶品别俱风味,可说具有市场的区别性,无可取代的地位。广东茶仓为近十年来后起之秀,目前较好的茶仓是以低温低湿不通风的概念,藉由新茶本身湿度在不通风的环境下加以后发酵,不同于香港茶仓的老仓陈味。  

 生茶品经过快速陈化处理,其优点在于能立即将苦涩度降低、汤色转红、滑口带甜。而熟茶则能将渥堆味(新味、腥味)快速去掉,汤质滑润,出现明显陈香。也就是说,二者共通点,入仓能将新茶的刺激味快速消失。  

 然而入仓的负面影响有下列五点:

一、仓储过程耗损大,霉变可能性大增。

二、外观与饼面油光消失。

三、仓味永远不会消失。

四、同一批茶,香气口感品相差异大。

五、与未入仓茶对冲斗茶,其仓味窜鼻而难受,口感香气丧失。

仓储与熟茶香气   

香气与口感属于个人感受,一般很难以文字形容。以下所形容陈述,为普洱专书或坊间为表达共通感受而加以形容仓储后的香气,在此笔者稍作整理说明。

荷香:需一定年份以上,轻度入仓之轻发酵芽叶熟散茶特有香气,有如干荷叶香, 如宫廷普洱、白针金莲。 枣香:轻发酵之熟老叶,有年份之未入仓茶,或是轻度入仓茶品。有红枣香与熟 枣香之分,如7581、枣香砖。 蔘香:入湿仓较重之青壮叶熟茶,或轻度湿仓之老熟茶,然二者香气差异大,主要香气来源为茶叶木质化香气。

1  2  3  4  5  6  7  8  9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