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楼外就是繁华的解放碑,当别人去逛街游玩时,她就呆在那古老的茶楼里,和那些古老的茶器为伴。她常常一个月、两个月不出茶楼,当她穿着古色古香的旗袍行走在茶楼里时,常被人笑称是“出土文物”。
孤独让她有了更多的时间练习茶艺功夫,最初的时候由于不能很好地掌握控制水温,她泡出来的茶常常是涩的,于是没人的时候她就偷偷地观察水的性状。长年累月的观察让她后来可以仅凭听水声,就能判断水的温度,是否适合泡茶。
无数个在灯下研读和与茶相处的时光让她渐渐领悟到“廉俭玉德、美真康乐、和成处事、静爱为人”的茶道魅力。
对茶了解越多,她就越沉浸其中。由于幼年的舞蹈功底和对茶文化的深刻理解,让张婷婷的茶艺更多了一份神韵和灵秀之气。
后来当张婷婷决定通过茶艺师的考试,兴冲冲地赶到原来的西南农业大学应考时,却发现他们用的教学带——竟然是她本人的茶艺表演录像!
普洱陈香
对于爱茶的人来说,茶壶就是最好的朋友。
张婷婷曾经拥有过一把紫砂小茶壶,她形容自己在茶楼里几百把壶中第一眼见到它时,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它静静地呆在那里,很孤独,很不起眼,但是很清高。”
从此以后,这把小茶壶就一直陪伴着张婷婷,陪着她与茶相伴,陪着她参加各种比赛。小茶壶在张婷婷的精心照顾下也越来越圆润,由里到外散发着灵气和光彩。
没有人的时候,小茶壶就像是她的知心朋友,静静地听她说话,分享她的喜忧。
遗憾的是,这把小茶壶后来被一个新来的服务员打碎了,张婷婷形容自己听到这个消息后的感受:就像失去了最好的朋友。
后来,张婷婷开始收集茶壶。她挑茶壶的标准和别的人不太一样,她总是会特别注重第一眼的感觉,那些小小的、充满灵气的小茶壶。
她现在特别钟爱的是一把清水泥的紫砂小茶壶,是用一位茶艺师朋友送的龙头长嘴铜壶和一个茶楼的老板换来的。这把壶和打碎的那把小茶壶很像,曾经有一位朋友用一块价值不菲的玉和她换,她都没同意。
张婷婷说,很多时候茶与人的性格会融为一体。比如绿茶性柔,喜欢喝绿茶的人也大多喜静。如果要用一种茶来形容自己,她说希望是普洱。很多人说“茶要喝新”,张婷婷却告诉记者:“普洱不同,越陈越香。”
普洱是产自云南的大叶茶种,包含的成分极为浓烈,新采的不能喝,必须要经过多年的自然发酵,就好像葡萄酒,收成之后会继续成熟。而这个过程,可以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普洱茶色栗红,淳厚浓酽,入口初时觉得苦,有点像药,但回味悠长,渐渐就觉出那苦里有种淡淡的香。
张婷婷说,这很像一个人的经历,历经锤炼,有苦有泪,方得弥久陈香,令人回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