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树立产品良好的品牌形象,她瞄准了高黎贡山这一金字招牌。“高黎贡山”原本是保山境内一个小茶厂的品牌,几经协商之后,她以相当的气质和胆识就对方开出的10万元价格拍板通过,独自拥有了“高黎贡山”这个注册商标。并于2001年7月将龙江茶厂更名为高黎贡山生态茶厂,从此依靠过硬的产品质量和强大的市场营销网络作为支撑,开始了漫长的创品牌之路。无论从产品的市场定位、包装设计、宣传策划和营销网络的建立,她都力求把每一件事情做到尽善尽美。2002年4月23日,腾冲县委、县政府的几位主要领导来到了高黎贡山生态茶厂,做了专题调研,现场办公指出:将“高黎贡山”和“清凉山”培植为同时带动腾冲茶叶产业化发展的龙头产业的战略思路,正式确立了“两山”品牌的龙头企业地位。2003年5月,该厂挂牌成立了腾冲县高黎贡山生态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完成了将一个家庭作坊式的小厂带向一个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全新历程。
为了顺应茶叶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出任董事长的她带领公司秉承“艰苦、踏实、奋发、实干”的企业文化理念。积极探索茶文化的精神内涵,重新定位那条悠长的、被淹没在荒烟蔓草间的、被树枝和野草覆盖着的西南丝稠之路——高黎贡山苔原上的茶马古道。在这里,公司实行了对高黎贡山生态茶区古茶树的挂牌保护,签定保护协议68份,共1658棵。独家赞助保山市政府组织的高黎贡山古茶树考察团,基本摸清了高黎贡古茶树的分布及资源情况,为开发保护高黎贡山千年古茶、挖掘滇西的古道茶源和茶贸文化奠定基础。
为了全力打造高黎贡山绿色经济品牌,根据市场定位、包装设计开发出“绿茶、红茶、精制磨锅茶、穆斯林专用茶、青山绿水、古道沱茶、紧压茶、碧螺春、乌龙茶”等72个品种。依靠过硬的产品质量和强大的市场营销网络作为支撑,有效参加了“2005云南(上海)生态农产品推介会”、“2005年首届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第三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2005年中国食品博览会”和“青岛国际农产品博览会”等会展,首届“马帮茶道.瑞贡京城”普洱茶文化北京行活动,大力拓展省内外及缅甸等东南亚市场,全面进行营销创新。
抢滩登陆的她,一个平凡的山区制茶女和她领导的公司,得到了党和人民给她的肯定和赞誉,1998年、1999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女能手的荣誉称号;2002年当选为云南省第十届人大代表,腾冲县人大常委委员;2003年被评为保山市奔小康实干家;2005年被评为云南省拨尖农村乡土人才;2004年注册商标“高黎贡山”被评定为云南省注名商标,产品被认证为绿色食品;2005年被认证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在第三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高黎贡山牌生态绿茶、七子饼茶和普洱茶荣获最佳畅销产品奖。在首届“马帮茶道.瑞贡京城”普洱茶文化北京行活动拍卖会上,最终每沱(7片)以2万元的价格成功拍卖,高黎贡山古茶的知名度在京城声名鹊起。
有志者事竟成。多年艰苦创业的她不亚于高黎贡山上的一只金凤凰。她在创办、领办农业经济实体,安置农村富裕劳动力,促进农民、财政增收等方面做出了贡献。创业路上无止境,不惑之年的她从一名乡土制茶女成为了一位企业家,今后等待着她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