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茶园土壤管理方式
下一主题:茶树生长和水分的关系
越冬后的茶树,当春季气温回升时,又重复第二个年周期的活动。
茶树"冬季休眠"最主要的两个因素是温度和日昭长度。不能完全推诿于低温。因为在靠近赤道的高海拔地区,虽然那里的温度甚至还代于平原区的冬季温度但茶树却周年萌发新梢;相反在这个平原区却三个月的休眠期。在我国四季分明的广大茶区,在晚秋季节尽管温度仍在茶芽适宜生长的范围,但新梢早就停止发芽。这说明茶树休眠亦受日照长度控制的。
根据从赤道到北纬或南纬的某些种茶地区的每月产量分布和平均昼长的资料表明,当冬季的白天至少有六周短于11小时15分钟这个临界值时,茶树就要通过一个完全的休眠期。这个黑夜的时间愈长,休眠期也愈长。从杭州茶树新梢生育进程观察,这个临界值正处在霜降时节(十月下旬),白天日照时数为11时13分钟,茶树已渐处休眠。因此茶树的冬季休眠可能是由于短的白昼(或长的默认)通过影响树体内部生长调节剂而产生的结果。当然日照长度与低温通常也是相互影响的。
从茶树越冬休眠的生理机能直,加强秋冬季的茶园管理显得十分重要。这是由于茶树一到秋末冬初,地上部芽叶停止生长,其光合作用产物,除供根系生长需要外,有利于贮备营养物质越冬和翌年萌芽生长的需要。为了使茶树安全越冬,秋末施基肥或耕作时期不宜过迟,施肥要注意氮、磷、钾三要素的适当配合,使枝条和根系生长充实。在冬季干旱的地区,还必须及时灌溉越冬水,以增强树体的抗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