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我国夏粮主产区紧抓农
下一主题:寿光蔬菜唱响绿色品牌
目前,北京市中药材种植示范、推广工作进展顺利,形成了以金银花种植为主的怀柔区宝山镇、以种植丹参为主的房山区大安山镇等一批中药材种植的专业镇,药材种植的经济效益得到提高。门头沟区利用核桃树林下间种黄芩,亩增收达到1200元以上,而种植金银花在丰产期亩收益可以达到6000元以上,中药材种植正成为山区农民的致富新路。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认为,在中药材种植快速发展阶段,中药材种植缺乏整体规划、品牌不突出、栽培技术研究较少、繁种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突出,亟待政府、科研单位以及社会力量共同解决。专家指出,北京市的中药材种植业要结合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都市农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提出北京市中药材种植业发展目标、优势区域布局、主要措施和建设目标;筛选主推中药材品种,多种选择种植;联合北京市中药材方面的科研力量,研究中药材关键技术;建立种子种苗繁育体系,加强中药材种子(苗)新品种选育,建立区域试验基地,加快良种推广和新品种保护;要加快制定和完善中药材的安全生产技术规程、产地环境标准和中药材加工、贮运、包装质量标准,建立一套与国际接轨,涵盖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中药材质量保证体系。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王克武说,除发展种植道地品牌中药材外,应发展药食同源中药材及观光生态中药材。结合沟域经济开发、新农村建设和都市农业发展等工程,利用观光生态中药材品种的引进与示范推广,拓宽中药材的生活功能,开发药浴、药膳等健康产业,建立中药材观光采摘园、中药材主题公园等,吸引市民到农村体验中药文化。也可以将中药材做成一系列的产品,例如盆景、药茶、药酒等充分展示中药材的经济、生态、观赏等多方面的功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