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德散论
发布时间 2010-05-21 浏览 22163 次
心中的忧虑与尘垢,清除一下俗念,既可在香、清、味、甘中自得其乐,也可共同分享,借一杯清茗作心灵的沟通。在喧嚣繁杂的尘世里,我们需要一杯好茶。

芳荼冠六情,溢味播九区。

茶文化的结构是与宗教、道德、艺术、文学、哲学有明确的关联的领域,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等的影响,并与之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共同构筑成一个茶文化的完整结构体系,把茶的天然特征、特性,升华成一种精神象征,把茶事活动上升到精神活动,这在历史岁月的反复“洗礼”过程中,孕育成茶文化的源泉,形成了斑驳的茶文化大观,劈如:人们从茶汤清沏,升华为“清廉”、“清静”、“清心”等,从茶香味的温和淡雅,引伸出“和谐”、“谦和”、“中庸”、“幽雅”,从茶性的天然纯真,类比人性“纯正朴实”、“反朴归真”,继而演绎出以茶敬客,以茶会友,表示敬意、亲切、和气、淡雅的人际关系等等。总之,从茶性、茶事中可感悟出许多以灵的美感,精神的满足,人生价值的修炼,生活的真正趣味。

具而言之,以茶抒情,以茶阐理,以茶施礼,以茶颂德,以茶审美,以茶怡情,以茶教伦……均为以茶为主体的一种教化方式,一种陶冶育化的意识形态。从哲学角度看,文化的功能是“化人”,即变化人,陶冶人。按这个意义上讲,茶文化就是“茶化人”,它具有教化功效,但不含任何政治目的,化为寻求一份清欢,一片净土,一个更为洁净的晴空,是一种至高无上的思想境界和精神追求。

文化的核心在于价值观,道德理论的基础在于价值观。中国茶德的“廉、美、和、敬”(或理、敬、清、融);日本茶道的“和、静、清、寂”;台湾茶艺的“清、静、怡、真”及韩国茶礼的“和、静、怡、真”等,就价值观来说,基本上是“重义轻利”、“存天理,去人欲”、“以德服人”、“德治教化”等儒家思想的映然蔚观。

茶文化涉及到科学、道德、审美、礼仪等范畴,其内涵极为丰富。中国茶文化的内涵,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养生(茶文化的功利追求),修性(茶文化的道德完善),怡情(茶文化的艺术趣味),尊礼(茶文化的人际协调)等等。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