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中华民国茶艺协会创立,吴氏被各界选为首任理事长,对新品种之推广,品质官能鑑定人员选拔,协助各地举行优良茶比赛提高茶叶品质,培训茶艺人员以及国际间茶艺文化活动之交流等不遗余力,促使国内各界饮茶之风日盛。
1984年5月,吴氏将届退休年龄,即提前从茶改场荣退,但仍兼台湾大学农艺学系教授兼授茶作学。吴氏自1952年起在台湾大学兼授茶作学达四十余年,至1993年6月始行坚辞,茶作学及实习虽属选修课程,但选修者最高时曾达100余人。吴氏教学认真谆谆教导的精神,甚为青年学子所敬爱。
吴氏退而不休,1988年6月返乡探亲,应黄国光老先生等之邀参观闽、浙、苏、湘各省茶区,最高茶叶学府及北京名胜等,对国内茶叶之发达,讚不绝口。1990年9月率团返闽应邀参加“闽台茶叶学术讨论会”並深入建瓯山区考察,证实桂林村的百年矮脚乌龙老茶树正是台湾的青心乌龙品种,为闽台乌龙茶树品种的历史渊源找到见证。
吴氏在台湾茶界服务达五十年,对台茶之复兴与发展有莫大的贡献,其大公无私,埋头苦干的研究精神,甚为茶界所钦佩,尤其对茶树育种及评茶之有恒毅力更为茶界所称道。曾先后考察日、韩、印尼、德、荷、英、法、意、比、丹、瑞典、美及新加坡等国,並多次参加国际茶叶学术会议,毕生致力于茶树育种、茶园机械、茶叶製法及评鑑之研究,先后育成15个茶树新品种,其中尤以适製乌龙茶包种茶之台茶12号(金萱)及台茶13号(翠玉)最为人所称道,发表学术论文100 余篇,一贯倡导饮茶风气,弘扬茶文化。
吴氏曾多次获政府奖励犖其要者如:
1968年获中华农学会,学术科技奖。
1971年获颁全国最优公务人员奖章,蒙总统召见。
1974年教育部及侨委会审查论文九篇获科学奖。
1976年因开全球试管茶树培育成功之首例等成就而获行政院第一届傑出科技人才奖。
1991年育成半发酵茶优良新品种“金萱”及“翠玉”,推广面积达全台茶园总面积十分之一,茶农年收益增加四亿余元而再获行政院第十六届傑出科技人才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