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个“茶状元”在京诞生
发布时间 2010-06-29 浏览 31843 次
的茶馆经营历史上,“茶博士”的名称一直伴随着整个行业的兴衰起伏。在唐代以至宋代,茶博士热情、乖巧、知识渊博、乐于助人的基本特征,把附近居民百姓的生活安康与自己的职业操守和谐的联系在一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值得尊重和发扬的精神财富。

说起“茶博士”,人们很习惯的就会与一些历史小说和其他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联系起来,一个手拿铜壶,殷勤吆喝和招待客人的茶馆服务者,经常要和三教九流打交道,除了要运用自己娴熟的技巧功夫为茶客泡好茶,还经常要帮助客人们解决各种生活难题,大到家事、国事,小到邻里纷争,茶博士会尽力去参与和化解。今天,全国茶艺馆业经过十年的发展和洗牌整理,使这个新兴而传统的行业越来越成熟。据统计,全国茶艺馆从业人数已经突破三十万人,年GDP产值已经突破一百亿。全国许多地方已经着手进行茶博士规范化的职业技能培训,涌现出数以千计的职称茶艺师和几十位“高级茶艺技师”。可以说,茶博士的职业技术水准正在新的起点上走向进一步的振兴与繁荣。

哪些人可以被称为“茶博士”?其实,所有在茶馆服务的人员都可以被叫做“茶博士”,但是,就目前的习惯来讲,那些掌握了优秀的泡茶技术、在茶馆工作中有良好口碑的人,才真正有人会称呼其为“茶博士”。

“魔鬼训练”

“超级茶博士”的名称是否与近来炒得火热的“超级女声”有什么模仿关系,我们可不必关注,但从比赛现场气氛来看,那种难以预测的残酷性和比赛细节的高度透明和严肃性,几乎和任何一种大赛不相上下。

从八月八日开始,比赛各项前期练习、规则熟悉工作到进入第一轮比赛,直到最后决出名次,选手们经历了八天漫长而紧张的日子。他们“过五关”、“斩六将”,先后经过盖碗分茶、闻香杯分茶、梅花桩上泡茶、汽水瓶分茶、铜钱对孔分茶、转盘对孔分茶等环节,每一关都要淘汰最后一名。

重要的是,所有这些比赛项目的讯息,事先并没有透漏给选手,对于所有苛刻、艰难的比赛过程,选手们很难在短时期接受、理解和消化,另外,选手又被规定不得使用自己带来的茶壶,要知道,这些参赛者都是国内茶艺界的佼佼者,平时可谓是“壶在人在”或“人在壶在”,一把铜壶与他们的生活形影不离,每次参赛,都是用自己得心应手的壶来创造佳绩。没有了自己心爱的壶,又要面对陌生的比赛环境和艰难的比赛过程,即使是茶道高手,也是难有获胜把握。

要想获得比赛佳绩,只有作针对性的苦练,一方面要熟悉和掌握竞赛规则,另一方面,也要对自己平日薄弱的环节作出弥补。再则,各地高手难得在一起相处,互相学习和借鉴,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几个因素加在一起,训练的过程就变得更为“魔鬼化”。在拍摄现场,场外有四十度左右的高温,场内尽管有中央空调,可是为了保正音效质量,需要时不时地关闭。只见场内各位选手个个汗流浃背,还是不断地要去适应陌生的道具、茶具和场地,不断地作仿真练习。一天下来,通常是筋疲力尽,从郊外驱车回到宾馆夜幕已深,选手们什么都不想干了,连晚饭也没有了胃口。

18岁的雅安“黑马”王存瑞

 

首先开始的第一关比赛,实力雄厚的“茶艺双绝”,来自成都顺兴老茶馆的廖小松、廖大松孪生兄弟,按抽签秩序先出场,现场观众立刻响起一阵掌声,选手按规定要在四分钟内,向十二张桌面的三十只盖碗茶杯分茶,总水量规定为2300毫升,每杯水量不得多于或少于100毫升。所用工具是统一配备的长嘴铜壶。对于茶博士们来讲,不仅要讲究速度,还要讲究很好的控制能力,使杯内水量恰到好处。其中用长嘴壶往闻香杯分茶更是闻所未闻,每位选手有一次机会冲击这个项目,成功了可以加算三杯,失败了要扣除两杯。廖大松虽然作了冲泡闻香杯的高难度努力,但是由于出水违规,不仅没有得分,还要扣除两杯的成绩,所以廖大松实际冲泡20杯,最后得分杯数却只有18杯,与他的弟弟以同样的成绩获得并列第二名。

第二组出场的两位选手来自峨眉山和西子湖畔,代表了“峨眉派掺茶”和“太极茶道”两大流派,实际上是一次“东、西部大比拼”。峨眉山选手黄正其,今年才2`1岁,身穿咖啡色功夫服,在出场式的时候,就是他举着右手,毫不胆怯的喊道:“我一定会赢的,请大家支持我”,现场观众用一片热烈的掌声来鼓励他。最后的事实证明,他的确与问鼎桂冠只有一步之遥。在赛前训练阶段,专家就曾评价,说这位小伙子的实力不同一般。与他同组厮杀的是另一位具有强劲实力的太极茶道看守管家李刚,尽管太极茶道累计加盟茶馆530多家,但作为流派总部的看家茶博士,他没有被派驻过外地,一只看守总部所在的杭州古街河坊街上的老茶馆,是这个流派六千多位弟子中,得到掌门人郑纯辉亲自传教的少数几十位弟子之一。今天的李刚还是一身蓝色长衫,头戴留着鞭子的瓜皮帽,崭新的布鞋和洁白的丝袜显得十分儒雅得体。

第二组的两位参赛高手在这一轮比赛中似乎都没有显出特别高超的水准,“峨嵋派”黄正其以最后得分杯数14杯的成绩屈居第四名,“太极茶道”李刚,执壶分茶非常熟练、仔细,把握得当,速度也掌握得很好,不幸的是,在最后一分钟,李刚再次重现第一组廖大松所犯的错误,没冲泡成功闻香杯,他实际冲泡成绩18杯,由于闻香杯冲泡失败扣除两杯,李刚最后得分成绩只有16杯,尽管得分不如预期,李刚还是在小组中胜出,获得首轮比赛第三名。现场嘉宾观众被比赛气氛所感染,当李刚泡茶结束,就有观众向工作人员询问,是否可以通过短信为李刚加分。因为,他们认为李刚的表现很好。

“超级茶博士”第一关,以第三组比赛最具戏剧性,出场的两位选手分别来自湖北大都市武汉和四川小县城雅安。易保林出自名师指导,在武汉茶艺馆服务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小伙子赛前精神状态极佳,对每一个环节都仔细观察和体验,对冲击好成绩充满自信和把握,赛前没有人会怀疑他首轮顺利过关的实力。而十八岁的雅安小将王存瑞,肩负着为“世界茶文化圣地”雅安争光的重任,是“龙行十八十式”的传人,赛前训练中虽然每每出错,但在基本招式上还是表现出一定功底,由于小伙子赛前非常紧张,陪同前来的雅安县委宣传部部长一直较为担忧,他的师傅则在一旁不停的为他做精神“降压”。这一组比赛的结果,年龄最小的雅安参赛选手王存瑞以最后成绩19杯,超过孪生兄弟的并列18杯,获得了这个项目的第一名,而同组比赛的武汉优秀选手易保林仅得12杯,被不幸淘汰出局。电视记者拍摄了他沮丧地放下铜壶,离开赛场的情景。几天来朝夕相处的“哥们”就这样离去,不免在留下来的选手中产生一种新的精神压力。

高手栽在“梅花桩”

18岁雅安小伙子在第一轮的“黑马”表现,易保林在首轮被意外淘汰出局,刺激了参赛选手。在第二轮“梅花桩”比赛中,所有的茶道高手以及他们身后的师傅们和领导,精神都开始紧张起来。第二轮比赛更残酷,将要被淘汰的是谁,赛前谁也不敢预料。

“梅花桩”上作泡茶表演,这在经验丰富的茶道大师们看来,也是一件难以为之的事情,而“超级茶博士”就是要在这里向全国上亿的观众展现自己的实力。这一轮的赛前抽签,“太极茶道”李刚得了一个“下下签”:第一个出场!好在他经验丰富,临场情绪比较稳定,当他跃步登上梅花桩,高高的个子几乎纹丝不动,他的老师郑纯辉在场下频频点头,对这个开局表示满意。李刚严格按照竞赛规则,每十秒钟转换一个招式,也转换一个木桩,同时往手中的瓶子内分茶,从“大鹏展翅”到单腿支撑的“金鸡独立”,然后一个侧身作“腰缠万贯”和“贵妃醉酒”,直到最后一招“神龙摆尾”,全套动作一气呵成,十分完美,几乎从他跳下“梅花桩”开始,内行的人就知道,他已经牢牢掌握了自己不被本轮淘汰的命运。他的最后成绩是一个满瓶加一个四分之三瓶,竟然排名第一!

接下来的比赛,夺标呼声最高的“茶艺双绝”廖小松上场,他一登上梅花桩就开始明显摇晃,腿力不稳,在单腿动作“金鸡独立”中终于掉下来,重回木桩已经耗费太多时间,一连串的失误使他没有机会发挥自己的优势,廖小松最后成绩不到一个瓶,水量只有四分之一。“峨嵋派”黄正其第三个上场,他的动作娴熟、稳定,表现出一位优秀茶博士的能量和功底。只见他招式连着招式,出水快,落点准,动作规范,赢得了现场观众的赞叹。结果,他的成绩仅次于杭州选手李刚,排在了第二。

紧接着上场的是哥哥廖大松,也许受到了弟弟的影响,也从一开始就表现出紧张和不稳定,尽管没有掉下木桩,可是有好几招动作都在刚刚入水时就已超时,最后也只得了一瓶,水量比弟弟多一些,但是没有超过一半。至此,兄弟俩的成绩已经被杭州和峨眉山选手抛在了后面。

这一轮项目由于要在梅花桩上作“高空作业”,赛前比较担忧的是雅安小伙子。而实际上回过头来看,只要孪生兄弟俩没有发生一连串意外的失误,排名最后的就可能是小将王存瑞。因为它的成绩是两瓶,可是水量都很少,由于总水量超过了大松,他的排名是第三。最后落得淘汰结局的是廖小松。

赛场高潮:四大流派大比拚

赛前被大家看好的廖小松被提前淘汰出局,增加了这次比赛后几轮赛事的变数,也使得暂时没被淘汰的四位选手更加感到了大赛的压力和残酷。第三轮比赛,是将茶壶的水穿过大大小小的古钱币中间孔洞来泡茶,要求选手具有很好的泡茶稳定性,这个项目将要直接淘汰两名选手,赛前估计这是李刚和廖大松的弱项,一旦他们被淘汰出局,场面将会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不过,现场传出的讯息是,领导们正在一时曾考虑可能会有一位通过PK保留资格进入下一轮。

比赛一天比一天紧张和残酷,谁能最终获得冠军,始终是缠绕组织者和选手心中的迷。在第二轮结束后的情况看,几乎每一位选手都有可能问鼎冠军,而来自杭州太极茶道流派的李刚,仍然在所有选手中保持着一份稳定而不显山露水的实力,这位来自西子湖畔的小伙子,尽管在第一个项目的角逐中只获得第三名,但是却得到了主持人张腾岳以及现场一些摄制组人员的看好。在第一天,就有几位号称有慧眼的“评论家”预言李刚将会最终夺魁。

八月十二日,经过一天休息的选手们再一次来到拍摄现场,看到的是令人惊奇的场景,大舞台上摆放着一排镶嵌有古钱币的玻璃板,中间的孔洞一个比一个小,根据竞赛规则,茶道高手们将要持长嘴壶演示对孔分茶,泡茶水要穿过大大小小的孔洞,注入到玻璃背面的杯子里。这一轮比赛是最残酷和最关键的,正在大家跃跃欲试的时候,茶壶却出了问题。

原来,为确保比赛公平,比赛用的铜茶壶由央视购买,这样一来,每位茶博士自己使用惯的茶壶就派不出用场了。也许是央视的人对买茶壶比较外行,所配备的壶几乎无法使用。选手们稍一使劲,这些茶壶就出了问题,闹起了“罢工”。几经折腾,消耗了不少时间和精力,才将比赛重新回到主题。

茶博士们对于这一轮苛刻的竞赛规则先要进行理解消化,无论对哪一个细节的疏忽,都会酿成大错。因为比赛一旦开始,选手的任何时间都会计算在内,会影响得分。从现场来看,越是有知名度的选手,对比赛的规则和技术细节越是关心,这就是有经验的选手的表现。另外,拥有教练、师傅陪伴的选手比较胸有成竹,前两个项目的第一名王存瑞和李刚都是有陪同,并且在一旁及时商议如何策划和调整策略。

据主持人介绍,第三个项目的比赛是一个马拉松式的角逐,在这个项目中,要一下子淘汰两位选手,从而最终产生决赛选手。事实上,所谓的过五关,斩六将,这一轮里面就有两关。选手上场以后先要在一分半钟以内为十个汽水瓶分茶,水位高低不一,超过一厘米即为作废,只有汽水瓶分茶成功一次,才能到前台做铜钱对孔分茶一次,而且铜钱中间的空洞一个比一个小,没有完成汽水瓶分茶就不能转换到下一个铜钱的对孔分茶。这样一来一去,如果没有中途失败,至少需要四个回合,最后以谁用的时间最短为优胜。

参加者除了武汉选手易保林在第一轮被淘汰、廖小松在第二轮被淘汰以外,有雅安“龙行十八式”王存瑞、成都“茶艺双绝”之一廖大松、“峨嵋派”掺茶竹叶青公司黄正其以及杭州 “太极茶道”流派看家茶博士李刚。

赛前,工作人员照例请选手抽签,四位高手分别属于四种风格,无形之中成为流派势力之间的竞争。所有人都认为排后出场就是好签,每个选手都有一种求上帝保佑的心态。在第一轮抽签中,抽得第一组的是大松、小松兄弟俩,最后成绩不理想被认为与先出场有关系。在第二轮,杭州的李刚抽得第一个出场的签,由于发挥出色,反而得了第一名。这一轮抽签,上帝再次与李刚开个玩笑,再一次首位上场。为了稳定李刚的情绪,他的老师郑纯辉宽慰道:“没有关系,既然又是第一个上场,那就再拿一个第一名吧!”。

抽签结束,比赛马上开始,这对于第一位上场的选手不利,首位上场的李刚几乎没有时间换口气,老师郑纯辉一边做临场提醒,一边陪同他走上比赛台。可能是精神状态来不及调整,他一上场就连续两轮汽水瓶分茶失误,壶盖脱落,壶中的水大量渐出,瓶内水量超限,所以,接连两次被判无效,耽搁了可贵的两分钟时间。幸好在后来的时间里,李刚迅速冷静下来,一招一式开始正常发挥,特别是在第二组单手招式“肩担正义”的铜钱对孔分茶,在规则熟悉阶段曾经建议取消,因为赛前规定,所有招式都是选手人人都会的招式,而李刚对这个招式没有实践过,考虑到其他选手都比较熟悉且要求列入,李刚只好服从大局。然而恰恰在这一阶段,李刚的准确性、稳定性最好,所用时间最短。为他在这一轮胜出产生正面效果。全部动作下来,李刚的成绩是八分五十三秒,根据赛前预测,这是一个肯定不会被淘汰的成绩,郑纯辉和李刚此时的心理负担已经放下。

这一轮第二位上场者是“峨嵋派”黄正其,他在第一巡的汽水瓶分茶中也是连续失败两次,而且时间明显较慢,在铜钱对孔分茶中缺乏稳定性,最终成绩九分四十一秒,落后李刚四十八秒。比赛结束后,这位身材偏瘦的四川小伙子神情紧张地查询自己的成绩记录。第三位上场的是雅安“龙行十八式”小将王存瑞,他的师傅没有出现在赛场,据说这样可以减轻他的压力,赛前,他的师傅著名茶艺师高灵峰和雅安宣传部长都说,他们要求王存瑞放松压力,没有给他特别的指示。小伙子一出场也连吃两记懵棍,连续两巡汽水瓶分茶失败,可惜的是,毕竟年纪较轻,混乱的情绪始终没有改善好,不仅拖延了时间,并且几次打翻汽水瓶、壶盖脱落,在对孔分茶时稳定性不佳,最后成绩只有十分三十三秒,很明显,这个成绩已经被淘汰。

最后一位出场者成都顺兴老茶馆“绝代双骄”之一廖大松,他走上赛台显示出高度的镇静和老练,他要求工作人员和他一起把地面的水迹清除干净,他本人又亲自对茶壶、量杯、比赛道具一一作了仔细的调整。比赛开始,场内鸦雀无声,因为这是一位事先最被看好的冠军问鼎者,早在2001年就获得过“全国茶道邀请赛”长流组金奖,此后又在其他国内多项茶道比赛获得大奖,在国内外媒体,这对孪生兄弟的新闻频繁出现,是成都乃至整个四川省的热点新闻人物。如果一切发挥正常,廖大松理应拿下这一轮的前两名决赛资格。可是,廖大松赛前状态有所不佳,在比赛以前甚至已经买好了回家的机票,做好了自己被淘汰的准备。这些最终能说明什么,只有在比赛结束后才能明白。

最具悬念的比赛开始了,只见廖大松动作熟练的做汽水瓶分茶,只是动作频率略显缓慢,而在连续两巡汽水瓶分茶被判失败以后,他的整个节奏更加缓慢,记分员发现,廖大松在作第二个铜钱对孔分茶“肩担正义”之前,时间已经过去四分三十秒左右,此时预测,他的最好成绩不会少于十分钟,因此已注定了被淘汰的结局。果然,廖大松最后的成绩垫底:十一分五十二秒!对于这个成绩,事先谁也没有料到。

令人信服的“茶状元”李刚

在这最关键的一轮马拉松式比赛中,成绩排名与上一轮“梅花桩”比赛结果完全一样:第一名 “太极茶道”李刚、第二名 “峨嵋派”掺茶黄正其,第三名 “龙行十八式”王存瑞,第四名成都廖大松。根据比赛规则,前两名进入决赛。有趣的是,峨嵋派的黄正其是前两轮比赛第二名的获得者,杭州太极茶道的李刚则更是前两轮第一名的获得者。可见两人实力十分接近。尽管太极茶道号称有六千多位弟子和五百多家流派加盟茶馆,但是,在赛场上,只有李刚一个人才能决定最后的结果,能否把前两轮的优势保持到最后,只有依靠他一个人的出色发挥。

如果说,这次茶博士大赛是一场真功夫、真实力的较量,那么,最后一轮的比赛更是一场比技术实力、反应能力和智慧策略的决斗。一个巨大的电动转盘摆放在赛台中央,上面有两个交叉的S形分别涂了红色和蓝色,每个S形上布置了九个大小不同的圆孔,规则规定:参赛者必须分三局比赛来决出胜负,采用三局两胜制。第一局封闭中小孔,只能向自己颜色的大孔作对孔分茶,第二局、第三局以此类推。每局以积水量多者为胜。附加的条件是,每位参赛者要在转盘转动过程中完成规定的九招长流壶绝活动作,名称和动作要领都有严格的规定,裁判对动作有误的一方要做出处罚。

第一局比赛,随着主持人报出“肩担正义”、“童子拜佛”、“恭喜发财”、“法海听茶”、“仙人指路”、“苏秦背剑”、“一帆风顺”、“回头望月”、“武松打虎”等九个动作名称,两位参赛者迅速反应,在转盘上对准自己颜色的入水孔分茶,每一招的时间不得超过十秒。从比赛过程看,两位选手之间差距明显,黄正其的不足反映在壶位偏低、准确度较差、招式熟练度不够、动作反映偏慢。几个不足方面综合起来,第一局比赛,李刚以多于对手15%积水量的明显优势胜出,第二局比赛毫无悬念,完全重演第一局的情形,结局也几乎一样。此时,台下的裁判人员已经开始议论,因为李刚实际上已经获得冠军,但是,裁判没有终止比赛,宣布继续第三局比赛。这一局是针对小孔的比赛,转动的圆盘上,长流壶很难对准入水孔,两位茶道高手还是竭尽全力努力增加入水量,只见他们最大限度的伸长手臂,把每一招出水尽力注入一个个小小的入水口。第三局,还是李刚以明显的优势胜出。

据太极茶道流派总主持人郑纯辉介绍,李刚是一位内向型的弟子,面对紧张的局面,他会以较好的松弛状态去应对,再加上,他有众多优秀师兄弟们的指导和帮助,没有从前获得过较高荣誉的压力,所以,获得冠军应在情理之中。

茶道精神出发,其实,李刚以明显优势获胜,是综合素质和综合实力的体现。回顾整个活动过程,李刚从开始的默默无闻,不被关注,到后半程屡屡受到表演和赞叹,就是因为他一直谦虚好学、刻苦练习、不骄不躁、大气宽容的出色人格魅力。当其他选手在午休的时候,李刚在角落里练习,当其他选手睡觉的时候,李刚在自己房间里练习,别的选手穿的是面料较薄的工夫服,却时不时要表现出一些不注重形象的举动,而李刚始终以一件厚厚的长衫和一顶带有辫子的瓜皮帽见人,汗水浸透衣衫,他还是保持端庄、儒雅的气质和健康、松弛的精神状态。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出现一两次失误没有什么,赢了一两次也没有什么,他就是努力去做,努力走好每一步。面对这样一位素质全面、修养较好、技术实力强劲的选手,任何强手都会难以逾越。

杭州“茶状元”引来央视“杭儿风”

今年四月,中国十家权威机构授予杭州市“中国茶都”的称号,使得杭州这个著名的龙井茶乡再一次吸引了四面八方人的关注。如今,一位年轻的太极茶道茶艺师,凭借他在赛场不动声色的默默努力,以及平时足够的实力,一举获得超级茶博士比赛四个项目的三项第一,在最后决赛阶段,更是以3:0的悬殊优势,获得中国第一个“茶状元”的称号。

太极茶道流派在国内外有六千八百多位弟子,十多年来,李刚是少数几十位由总主持人郑纯辉亲自传授技艺的弟子之一。郑师傅对这位小伙子的评价是:诚实、勤奋、自律、宽容,很符合太极茶道的人才培养条件。果然,在央视参赛的这段时间,一个事先没有知名度的李刚,以最低调的姿态把自己淹没在全国各地的茶道高手中间,他每天谦虚、勤奋地抓紧时间练习基本功,细心学习和揣摩各地知名茶艺师的现场精彩表现,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参赛实力。

事先,几乎所有的央视人员都看好其他高手,对这位名不见经传的杭州茶艺师没有予以注意。直到第二关、第三关,一个个著名茶艺师被淘汰,大家才渐渐注意到李刚这位每天在现场默不作声、勤奋练习的来自西子湖畔的茶博士的 “功力”,他连续夺得几个项目的第一名,但是从来没有半点骄傲和松懈,他的老师郑纯辉在每次夺得项目第一名时都要夸奖他一番,而他的回答就是一句话:等拿到最后第一名再说吧。紧接着就又去抓紧时间练习。

李刚的言行举止儒雅、端庄、谦虚而又刻苦,在中央电视台现场近百位群众演员和工作人员心中渐渐赢得地位和好感。在从拍摄场往返城区的路上,汽车内听到的是摄制、编导们议论自己对杭州的感受,也议论对李刚的感受,他们把两者联系在一起,加以赞赏和肯定。无形中,杭州成为剧组中常出现的主题。

从一开始,李刚用一口杭州话在摄像机前介绍自己,并不忘记加一句:“欢迎大家来杭州西湖,来我们这里喝我为你泡的茶”,到了决赛结束,主持人以高分贝指着李刚在电视摄像机前介绍:现在我宣布,来自西子湖畔的杭州小伙子李刚获得了最后决赛的第一名!

李刚成为杭州人凡事追求精致却不失大气宽容的城市性格的代言人,成为杭州人和谐而不失上进心的城市性格的代言人。一个初出茅庐的茶艺师李刚,把茶都杭州的名字再一次刻在全国性茶文化荣誉皇冠的顶端。

难怪央视导演王小琳会说,李刚这小伙子真棒,真是挺为杭州人争气的。

过去,我们介绍茶都杭州喜欢举例说,全国唯一的茶学院士陈宗懋就在杭州生活和工作,今后可以增加一句,因为全国唯一的“茶状元”李刚也生活和工作在杭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