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茶树虫害--茶树茶天牛
下一主题:滴灌对茶树的生理效应
生活习性 贵州年生2代,以蛹在土中越冬。翌年4—5月下旬成虫羽化后产卵,一代幼虫于5月上旬始发,7月中旬成虫羽化产卵,7月下旬二代幼虫开始发生。卵期11—15天,幼虫期38天,蛹期10天。成虫有趋光性。雌雄蛾羽化后在茶蓬蓬面或树干基部交配,上午9时露水稍干后产卵,卵喜产在高大乔木皮层或墙缝里,个别产在茶丛内枯叶上,每雌产卵1300一1600粒,卵块上具黄色毛状物。幼虫能吐丝下垂,借风力吹散,低龄时多聚集在茶丛蓬面上.取食叶片表皮,有的咬成小孔洞。3龄后开始为害叶缘成缺刻,4龄后早晨或傍晚大量取食,老熟后在茶树下土中化蛹。主要天敌有茧蜂、蝽象、白僵菌、鸟类等。
防治方法 (1)深翻灭蛹。方法参见茶尺蠖。(2)人工防治 ①在发生严重的茶园于各代蛹期进行人工挖蛹。⑧根据成虫多栖息于高大树木或建筑物上及受惊后有落地假死习性,在各代成虫期于清晨进行人工扑打,也是防治该尺蠖的重要措施;②卵多集中产在高大树木的树皮缝隙间,可在成虫盛发期后,人工刮除卵块。(3)掌握在孵化盛末期对茶园附近高大树木及其周围的茶丛进行喷药防治,药剂种类参考茶尺蠖,但浓度须适当提高。(4)灯光诱蛾于成虫发生盛期每晚点灯诱杀成虫。(5)提倡施用油桐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每km2 用多角体2500亿,对水140L,于第一代幼虫1—2龄高峰期喷雾(相当于1.4×10 8 多角体/ml),当代幼虫死亡率80%,持效3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