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曾云“茶性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遇十分之茶,茶只八分”。我一直认为,水质对茶汤的滋味非常重要,色香倒还在其次了。古人的茶书,大多论及用水。所谓“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等等,终不过是要求水甘而洁,活而新。一般来说,以泉水为佳,洁净的溪水江水河水亦可,井水则要视地下水源而论。至于雨水和雪水,以当今环境污染之重,恐怕没人敢喝了。我自己泡茶用的水,多是矿泉水。我比较常用农夫山泉,微带泉水的清甜。而那些依山傍水的地方,则可汲取山上泉水,如杭州虎跑水,广州白云山的泉水。用稍差的水,即使冲泡乌龙茶,亦觉不堪一饮。所以我对水自然挑剔了起来。择水亦如择君,你知道我是挑剔的,而你却适应了这份挑剔。
而水温的控制亦十分讲究的,概括起来,烧水要大火急沸,刚煮沸起泡为宜。水老水嫩都是大忌。而绿茶用水温度,尤其是芽叶细嫩的名绿茶,以80C左右为宜。茶叶愈嫩绿,水温愈低。水温过高,易烫熟茶叶,茶汤变黄,滋味较苦;水温过低,则香味低淡。君自明了此理,所以其温一真控制得很好,我亦自叹不如。
茶叶的用量,则并没有统一标准,视茶具大小、茶叶种类和各人喜好而定。总有一唯一的与之契合不是吗?若严格的茶叶评审,则是用150ml的水冲泡3g绿茶。呵,君的原则性一向很强,却不知于此是否也按此严格的评审鉴定呢?终不得解!
烫好了杯,将合适温度的水冲入杯中,然后取茶投入,此时茶叶徐徐下沉,干茶吸收水分,叶片展开,现出芽叶的生叶本色,芽似枪叶如旗;汤面水汽夹着茶香缕缕上升,如云蒸霞蔚。
一段时间之后,茶汤凉至适口,即可品茶。此乃一泡。茶叶评审中,以5分钟为标准,茶汤饮用和闻香的温度均为45-55C。若高于60C,则烫嘴也烫鼻;低于40C,香气较低沉,味较涩。这个时间不易控制。用玻璃杯,我一般用手握杯子,感觉温度合适即饮。君亦然,对吗?
第一泡的茶汤,尚余三分之一,则可续水。此乃二泡。如若茶叶肥壮的茶,二泡茶汤正浓,饮后舌本回甘,齿颊生香,余味无穷。饮至三泡,则一般茶味已淡。
任何一种茶的冲泡,均非常依赖于个人的经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得和方法,如何才能泡得好茶,那也是见仁见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