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茶实用技术手册
发布时间 2010-07-16 浏览 28535 次
深耕杀灭部分虫源。利用象甲成虫的假死性,地面铺塑料膜,然后用力振落集中消灭。四、大力推广生物防治。茶丽纹象甲虫,可于成虫出土前,每亩用白僵菌 871 菌粉 1 — 2 公斤 ,拌细土施于土面,或每亩用 0.5 — 1.0 公斤 871 菌粉喷雾施菌,防治茶毛虫可每亩用茶毛虫尸 100 — 200 头加水 50 公斤 喷雾或者用茶毛虫病毒剂进行喷雾灭除。五、必要时可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但使用时应严格按照使用浓度及严格按照农药安全间隔期采茶。同时,还应注意农药的轮用和混用以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

八、无公害茶叶加工

茶叶制作是形成茶叶品质的关键,无公害茶叶加工除要符合无公害食品生产质量管理的一般要求外,还有其它特殊的要求。

(一) 茶叶加工厂卫生要求

厂区附近无传染病源、化工厂、垃圾场、污水沟、坑厕等污染源;精制厂内主要道路应铺设硬质路面,易于排水、无积水坑洼、无扬尘;初制厂晒青埕应铺水泥,干净卫生;加工车间和仓库应保证清洁卫生,天花板、墙壁、地面无尘埃、无霉斑、无蚊蝇、无蜘蛛孳生,保持干燥通风,门窗应加纱网,厂内应设有更衣室和冲洗室;加工人员应进行定期体检,身体不健康者或带传染病菌者均不能上岗,车间人员应着工作服上岗;加工机具应保持清洁干净,杀青机、烘干机炉灶不漏烟,烘干机无烟尘;每一作业班后,机具设备、车间地面、墙壁应清理干净,关好门窗。

(二) 加工工艺

1、闽南乌龙茶初制工艺: 晒青-凉青-做青-杀青-揉捻-初烘-初包揉-复烘-复包揉-足火-毛茶。

2、闽南乌龙茶精制工艺: 投料-筛分-风选-拣剔-烘焙-摊凉冷却-拣杂-匀堆-装箱。

无公害茶叶加工过程中,主要防止重金属和微生物的污染以及非茶类夹杂物的混入,精制过程中还应剔除非茶类夹杂物。具体措施:(1)加工中尽量减少与地面接触,这样可减少泥沙等夹杂物的混入以及微生物的污染;(2)设纱窗纱门,以防止昆虫进入;(3)精制过程中应增设磁性夹杂物剔除设备;(4)选择无重金属污染的机具,保持车间和机具的卫生。

(三) 生产过程质量管理

1、原料管理。 每批原料进厂后,质检人员应及时检验原料是否来源于无公害生产基地,并保证原料标准、新鲜、清洁、无霉败变质、无有毒有害物质污染。

2、加工过程。 加工过程各工序、各岗位应按工艺操作规程和作业标准进行自检或互检,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加工过程质量控制实施情况应进行定期的全面检查。

(四) 包装和产品检验

包装容器应该用干燥、清洁、无异味以及不影响茶叶品质的材料制成,包装要牢固、密封、防潮;成品茶应及时包装入库,应有产品标签和检验合格证、生产日期、等级;不同等级、品种茶叶应分堆储存,标识清晰。

精制茶厂应配置专职茶叶卫生质量检验员,检验人员必须经过商检机构培训,并持商检机构考核合格所发的上岗证上岗;质检室应有专门理化和感官检验室和必备的仪器设备,能检验茶叶水份、碎茶、灰份等项目;每批成品必须进行质量和卫生项目检验,对符合标准产品出具检验合格证。

(五) 贮存与运输

茶叶保存要求和卫生要求进行贮存和运输。原料和成品茶仓库必须通风、干燥、清洁、无异味、避光;有防虫、防鼠设施;运输工具应该清洁干燥、无异味、并有防雨、防晒设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