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鲁迅先生的茶事
下一主题:普洱沉香真茶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多时间的不断摸索和反复实践,王奕荣终于大体掌握了用空调机制茶的要诀:温度应在18℃—25℃,湿度50以下,攻破了茶叶保鲜、发酵、消青等环节存在的问题。王奕荣用空调机制出的茶叶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与以往的夏暑茶价格比较,单价提高四五倍,甚至几十倍。
由于利用空调可以人为地调节制茶的温度和湿度,茶农告别了靠天吃饭的无奈,茶叶质量明显提高。王奕荣亲手制作的茶叶,2000年秋季,荣获安溪感德杯(泉州赛区)铁观音茶王铜奖,2003年,还荣获第二届中华茶产业国际合作高峰会茶王赛铁观音银奖。
空调制茶新技术研究成功后,王奕荣经常被聘请到四处指导茶叶制作和讲课。对此,王奕荣家人、亲友很不理解,认为他历尽千辛万苦才研制出空调茶,现在正是大把赚钱的时候,却要把技术拱手让人,不是大傻瓜吗?而王奕荣一笑置之:“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自己致富不算,还有责任帮助乡亲们提高制茶技术,共同奔小康。”
几年来,不仅是本村,周边县、乡的茶农到王奕荣家探讨空调制茶技术的不计其数,有时一天达到几十人。王奕荣总是不厌其烦对他们讲解,手把手进行指导。不少茶农在王奕荣的指导下,制茶技术大大提高,迈上小康之路。
由于空调制茶技术在安溪全县得到普遍推广,夏暑茶茶叶质量不断提高,由1996年每半公斤三四元,涨到四五十元,有的上百元,甚至三四百元。“茶业兴茶农富,家乡人富起来,这是我最大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