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已经停产多时的越红功夫茶又传奇性地在“元泰中国红茶节”的上重现。越红的重现决不是偶然,这一几乎销声匿迹在21世纪初的浙江红茶得以在元泰红茶屋重出江湖,元泰茶业在红茶工艺的寻找和传承、以及红茶文化推广上的不遗余力实在功不可没。
中国红,不只红中国
2005年,元泰红茶代言人陈安妮在香港茶叶节上同外国茶商攀谈时方知,老外们爱喝的“立顿”红茶,多是从中国买去的散装的低端红茶所制。后来,她亮出了福安产的坦洋工夫,外商们将信将疑地品了品,直说是好茶。为什么中国会立不起自己的红茶品牌?为什么中国的红茶要打着外国的红旗才能红起来?始于15世纪,17世纪便盛于欧洲的武夷山正山小种,为什么如今在国际市场上还不能与“立顿”抗衡呢?令人反思。
她认为,做生意要胸怀祖国,放眼世界,这生意才能做大做好,因此,在红茶市场低迷的情况下面临着亏损,红茶仍然坚持过来了。5年多来,元泰茶业全心全力地推广红茶消费文化、包装营销中国各地的红茶名品,即使赔本赚吆喝仍乐此不疲。
功夫不负有心人,努力的元泰茶业赢得了一片赞誉之声。2007年10月,元泰“政和工夫”荣获第四届北京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2008年8月,元泰“正山小种”荣获第七届国际名茶评比金奖……元泰红茶不仅致力于打造品种最齐全的红茶品牌,更致力于打造品质最优秀的红茶品牌。元泰红茶相信,中国的红茶经过几代人前赴后继的努力,一定是康庄大道,前途一片光明。
“中国红,红中国,但我们不只要红中国,还要红向世界。我们要把中国红茶推向世界,让全世界都知道中国的红茶。”魏文生最后如是说,眼神中充满了希望。
魏文生表示,越红作为浙江的红茶代表,就此销声匿迹十分可惜。因此,为了访得最正宗的越红功夫制作工艺,他多次赴浙江考察,与越红有着深厚情感的谢丰镐老先生一见如故,互称知音。作为当年学生和如今的越红工夫制茶技术保存者,他深受魏文生多年来执着精神的感动,他不顾年迈,不接受任何酬劳风尘仆仆地从浙江来到福建,与福建茶客分享越红工夫的制作及诞生、历史演变、制造工艺、品质特征、产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前景。经过一番考量商定,元泰茶业浙江方面达成合作,致力重新将这一红茶品种推广向世界。
事实上,这样的故事在魏文生身上,在元泰茶业身上已不是第一次,为了中国传统工艺的红茶品种得以团圆,5年来,元泰茶业着实为之付出一番努力。
要做中国品种
最全的红茶品牌
浙江之行并不是魏文生第一次红茶之旅,当年,魏文生前去福安考察坦洋工夫时,其正处于没落期,虽然坦洋工夫红茶曾有着辉煌的历史,但那一刻,茶厂面临生存危机;就整个国内红茶市场来说,也比较低迷。然而魏文生决定放手一搏,经过深思熟虑,他承包下了坦洋工夫茶厂。当满世界都在关注于铁观音、武夷岩茶等市场大好的乌龙茶时,魏文生却把所有的目光落在中国红茶的复兴上。在福建,做什么茶生意也不会有人想到要做红茶,魏文生是独一个,2004年,经过调查摸底,魏文生了解到中国有12个省曾生产过红茶,有许多带有地方特色的红茶品种,如祁门工夫、江西宁红、云南滇红等,但受市场影响,产量低,且有名茶,没名牌,渐渐没落于世,他决定将它们一个一个找回来并推广于世。5年过去了,经过一番努力,如今的坦洋工夫在福建又红了起来,在中国又红了起来。再到正山小种、政和工夫……魏文生一直在重复走着类似又不相同的路。作为一家集红茶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茶业企业,这些年元泰红茶始终以复兴中国红茶为己任,长期致力于中国红茶和红茶文化推广事业,除了将福建四大红茶武夷山正山小种、坦洋工夫、政和工夫、白琳工夫重新开发推广、发扬光大,还开发了祁门红茶、海南红茶、苏红工夫、川红工夫、宁红工夫、湘红工夫、宜红工夫、云南滇红、英德红茶、九曲红梅、台湾红茶、桂红工夫、黔红工夫和越红工夫等全国各省18种优质代表性红茶。
现在,到别人家里做客,茶几上泡的不再是前些年一成不变的铁观音、碧螺春,正山小种、坦洋工夫,亦或是其他品种的红茶成为了爱茶之人的手上常客。这一点让元泰红茶的所有工作人员无比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