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乔家大院》热播。剧中晋商乔致庸为贩武夷茶千辛万苦开辟万里茶路的情节引起了西北民众对武夷茶的关注,更激发了他们到武夷山旅游的兴趣。当年5月16日,武夷山抓住时机与山西联手,共同推出“万里茶路旅游线路”,重续当年晋商的武夷茶缘。
据了解,武夷山主推出的“浪漫武夷风雅茶韵”茶旅联合推介活动已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香港、澳门等境内外城市成功举办,让大红袍更接近消费者,让更多人了解了大红袍。
品牌带动,活了产业一盘棋
市场竞争,实质上是品牌竞争。品牌意味着高附加值、高利润、高市场占有率。如今,品牌意识已在南平茶农茶企茶商中扎根。 南平市在打造武夷岩茶品牌的同时,也大力扶持建瓯、政和、松溪等茶叶主产区推出自己的品牌。
以产贡茶得名的政和县,努力打响茶品牌、做强茶产业,目前已拥有无公害茶叶基地近5万亩。几年来,政和白茶不断取得“国字号”招牌——2007年3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政和白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8年3月,政和县被中国经济林协会认定为“中国白茶之乡”,2008年10月1日,《地理标志产品—政和白茶》国家标准实施。政和白茶还获得国家证明商标,是继武夷山大红袍之后,南平市第二个茶业类的证明商标。
以生产绿茶闻名的松溪县,在“绿”字上下功夫,实施无公害工程,做好做足生态茶叶文章。随着茶叶品质的不断提高,松溪绿茶供不应求。目前,松溪在外省市从事茶叶流通人员4000余人,年销售量突破1800吨,还向日本、欧盟、美国、香港等地出口蒸青绿茶近1500吨。在第二届茶博会上,松溪双龙茶叶有限公司将与日本三福株式会社签订全年3200万元的茶叶购销合约。
建阳市乌龙茶列入全国35个地理标志保护之后,逐渐被外界看好。其中,建阳武夷岩茶有限公司生产的武夷岩茶更是供不应求,订单不断。该公司从福建农科院引进冻顶、奇兰等优质乌龙茶种,按照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原则,生产实行全程监控,对环境、生产、加工、销售都有严格要求。今年以来,该公司已生产武夷岩茶2万多公斤,创产值800多万元,税利60多万元。
闽北茶叶种植面积最大的建瓯市,围绕建设“绿色生态茶乡”的目标,积极实施品牌战略,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打造“北苑贡茶建瓯水仙”品牌和“矮脚乌龙”品牌。为此,该市积极申请注册使用茶叶商标,目前已注册“建溪牌”建瓯水仙商标,并被评为省名牌产品,且凤山茶场的“蝴蝶牌”乌龙茶、南雅的“白莲窠牌”水仙茶、玉山茶厂的“海堤牌”乌龙茶等还获得绿色食品使用权。目前,建瓯市有德全茶厂、百年乌龙茶厂等茶叶生产企业68家,年出口创汇额820万美元,实现茶叶产值1.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