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李波韵说茶经
发布时间 2010-08-03 浏览 24425 次
著《茶经》以来,人们利用茶来消暑解渴,修身养性;茶也利用人们来繁衍生长,将自身的特性发扬广大。

  李老师认为,茶深蕴着人的精神文化现象,激发出人的多层次的精神空间。他追求的是茶艺的“纯、雅、礼、和”的境界,希望在茶艺中达到人与大自然的交融;启发人们走向更高层次的生活境界。而不是像某些人曾对羡慕他整天带着美女四处泡茶的生活,如果仅仅是如此,那么,他这么多年来对茶艺的不倦追求,简直就是白白浪费了。可怜平时只认为喝茶为解渴的我们听到这玄而又玄的理论,简直如坠云雾里。李老师见我们并不十分理解他的意思,便向我们阐述了一番关于茶艺的理论。

  “安溪茶艺”主要以铁观音沏泡技艺为典范,其沏泡技艺相当讲究,铁观音具有一种令人回味无穷的特殊“神韵”,这种“神韵”不但源于它自己品种的遗传性,还有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以及茶农精湛的制茶工艺。

  品茶环境,要求要面向大自然,净化大空间,选择现代家居、茶舍、山水间,纯朴,幽雅,依山傍水最佳。茶品选择,铁观音、黄金桂、本山、毛蟹为安溪四大名茶,饮茶者以自己的喜好口感和香型选用。

  水质鉴定,选用山泉水、井水、纯净水,如用自来水放置水缸中,沉净半天过滤,提出净水可用。

  茶具选用,应简约、明快、有舒适感,可因自己喜好而选用器皿的质感和颜色。

  茶者修养,这是李老师最为看中的一点,他认为一个好的茶者应该尊重本土风情品饮习俗,尊重茶人习惯,自然和谐,摆脱繁琐拘谨,平淡纯朴,清心和睦。

  对于茶艺体现本土风情习俗等,我不是十分的理解,李老师指着桌上的盖碗说道:“闽南人泡茶常采用此物,就是本土风情的一种体现;我有一个朋友经常大清早的跑道清源山上泡茶,这是一种品茶环境的本土风情;安溪茶艺表演经常用琴、洞箫等演奏南音古曲,这也是一种尊重本土风情习俗的表现。”与茶的不解之缘李老师如此的喜好茶,热爱茶,研究茶,当然他与茶有着不解的渊源。

  李老师半个世纪前出生在安溪湖头一个世代书礼传家的书香门第。60年代末,他下放到芦田农场,当过炊事员、饲养员、农工、电工,最后成为一名制茶工,从此开始了他与茶的缘分。

  谈起心爱的茶,李老师颇为感慨,他动情地说:“茶是神奇的,茶文化博大精深,在它面前,我只是一个学生,永远都学不完,永远都在探索。”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