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看闽茶:名茶向名牌转化难在哪里?
发布时间 2010-08-09 浏览 20575 次
所谓的“大局利益”,随意扩大名茶区域,变相地支持了假冒伪劣的盛行。如某县是某种名茶的产地,该县的上级行政机关却主张把周边县市的茶叶也纳入名茶行列,谓之为“大区域利益”。事实上这种做法是在伤害名茶品牌,如“政和工夫”在历史上就出现过在鼎盛时期,周边地区的茶叶大量涌入均称“遂应仙岩茶”,结果导致产品质量的下降而使“政和工夫”一度走向衰败。读史本应使人明智,可惜今人仍在重复失败的历史,这便是区域品牌规划欠缺的表现。

从区域品牌规划欠缺的现实出发,尽管在市场环境对企业品牌成长有着诸多的不利条件,但作为茶叶企业来说却不能坐等市场环境的优越,而只能在现实条件下开始艰难的品牌经营之路。就茶叶企业经营品牌来说,绝不是“加强知识产权意识”和“品牌意识”就可以塑造起茶叶品牌。许多茶叶企业自身还很不规范,大多数企业沿袭着传统的做法与做市场,一些企业尽管盘子不小,但其商业模式都极其传统和缺乏生命力,这就是企业经营品牌的最大瓶颈。一家企业要做好品牌,首先得做好企业的经营,而企业经营的成败就取决于企业经营的模式。在茶叶市场上我们可以看到企业有大小之分,而经营模式上却没有多少差异可言,连锁经营能加大产品销量是大家所认同的,采取直营和加盟是普遍的做法,在形式上这种做法似乎没有问题,但能否可持续发展便是由商业模式来决定了。不少企业面临直营与加盟的两难境地,多开直营店在人力与财力上都受到条件局限,发展加盟商又难以得到市场的回应。当企业的市场网络拓展受到约束时,茶农卖茶的实质也就难以摆脱,品牌经营也就无从谈起。在与武夷山的茶叶企业交流过程中,笔者特别强调茶叶企业的商业模式,这种商业模式一定是超越同行和得到市场积极响应的经营方略。因此,名茶产区的企业想做出名牌名茶,首先要突破的无疑是商业模式的瓶颈,在企业生存与发展成为现实的前提下,企业的品牌建设才有可能持续和巩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品牌建设意识”等问题只是商业模式下的枝节问题。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