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正斌认为,目前减灾防灾的关键还是气象、地震、水利等有关部门的提前、准确预报,并能及时将有关信息传达给政府各个部门、村镇和广大群众,这样才能有效减灾防灾。
当前,重点应抓好后期灾害防御工作,其中北方地区着重应对早霜和伏秋旱,南方地区侧重内涝等灾害,降低灾害影响,争取灾区少减产、不减产。
张正斌对《科学时报》记者强调,气象变化的区域性很强,“十里不同天”的现象很普遍,因此气象部门需要加强对区域气象变化的预测,特别是多点区域气象观测,努力消除气象变化观测盲区,为农业生产提供更为迅捷、精准的气象信息服务,从而有效预防灾害发生。
健全气象服务与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要求,希望充分发挥气象为“三农”服务的重要作用。其中重视农业减灾防灾、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意图与指向非常明确。
在中国气象局随后进行的部署中,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侧重于区域性农业气象观测网络系统的搭建,并开展特色气象服务;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则定位为形成精细化的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能力,并构建有效联动的应急减灾组织体系。
所谓精细化,可从已发布的描述性指标中获得大致了解。例如,要求实现“乡乡有监测站”,以及实现至少有一种手段能将气象预警信息送达每个农民,即气象信息“进村入户”。
田宝强认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的建设须突出公益性和服务性。前者要求农业气象服务体系要坚持政府主办,动员国家资源为全国乃至各地的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提供权威的、即期的和中长期的公益性服务;后者要求政府坚持为农业生产流通服务的基本原则,建立并完善各地的网络式服务站点,使这种服务得以延伸和具体化。
在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建设上,加快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尤为重要。以黑龙江为例,目前全省水土流失面积达1.68亿亩,经过初步治理的面积仅占总流失面积的38%,黑土层递减的状况尚未得到有效遏止。同时,中低产田改造问题依然突出。
张正斌也表示,加强农村、农田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非常重要,特别是要根据不同的灾害类型,配备必要的减灾防灾设备;针对不同区域气象灾害特征,进行重点投资和建设,建成完善的农村、农田气象灾害防灾减灾体系。
张正斌同时强调,建立农业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一方面需要国家、地方加大投入力度,大力发展防雹/人工降(消)雨等空间天气影响技术;另一方面加大规划布局和投资规模,建立包括防洪防涝、抗旱灌溉等水利工程体系和田间防护林网体系在内的地面减灾防灾体系。
更为关键的是,要健全农田减灾防灾体系,可以通过发动群众,集成各种减灾防灾技术,落实到每个田块。例如通过排洪渠道预防洪涝灾害,通过灌溉渠道、机井减少干旱危害,通过梯田、水窖高效利用降水,发展免耕少耕技术,减少水土流失及土壤水分蒸发等。
“农业、气象、水利、民政等部门以及县乡村基层政府应积极协调、合力攻关,进行有效的减灾防灾。”张正斌说,“甚至可以像建设农村医疗体系一样,建立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农业、气象两大系统须深度对接
目前,由于农业气象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以及气象服务内容单一等问题的存在,导致不少农户对气象信息并不关注,气象信息甚至成了可有可无的“鸡肋”。
同时,虽然气象部门一直希望气象信息服务搭载农村现有公共服务平台,从而使包括灾害预警信息在内的气象服务信息及时进村入户,然而由于技术条件、组织机制、政策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气象信息仍难借助现代通讯方式(如手机短信)达到应有的普及程度。
上述在农业气象服务中出现的种种矛盾,某种程度上折射出农业与气象两大系统在协调机制的健全和推进上已有所滞后,对农业部门而言,深化合作机制显得更为迫切。
记者通过农业部网站查询其下设机构或所属单位职能,发现很难找到有关农业气象服务方面的职能描述。
2009年7月,农业部信息中心曾与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共同搭建农业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开放基础数据资源,开展信息增值服务。时隔一年,双方合作情况如何?农业部信息中心有关负责人以“仍在不断商谈和推进,暂无实质进展”为由婉拒了记者的采访请求。
农业部有关负责人在最近出席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某活动时,面对本报记者如何应对气象灾害、保障秋粮生产的采访提问也采取了谨慎回避的态度。
据了解,我国气象服务体系建设以气象部门为主导,但却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因此需要全社会共同推进。在农业领域,农业气象信息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传递,既取决于气象部门的工作效率,更取决于农业部门依托自身组织体系和信息平台对这些信息的强化传递。也就是说,气象信息服务只有搭载在农村现有公共服务平台之上,才能在农业生产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同时,在气象灾害预警方面,包括农业部门在内的其他部门主要通过建立应急响应机制的形式与气象部门进行对接。如当发生气象灾害引发地质灾害时,国土部进行响应;引发水旱灾害时,防汛抗旱部门进行响应;引发城市洪涝时,水利部和住建部进行响应;当气象灾害涉及农业生产事件时,由农业部进行响应。
而农业系统与气象系统之间的有效协调,一方面受基础设施(包括气象和农业)建设的影响,另一方面则取决于现有应急响应机制的不断健全与完善。
“政府能不能推出针对气象服务进行补贴的鼓励政策,让农户很容易地接收到气象服务信息,而不是等缴费后才能用?”张正斌在质疑的同时强调,目前气象信息进村入户在技术层面已不存在障碍,关键还在于政策的支持引导。
张正斌认为,气象预报应该成为一个减灾防灾的预报平台,气象部门既要和水利部门紧密结合,及时通报各地河流洪涝灾害情况,还要和农业部门结合,测报各地土壤墒情、作物生长发育状况、天气变化乃至病虫害发生情况等,才能为防灾减灾提供有效应对的技术措施和建议。
同时,要延长气象预报的时间,并将减灾防灾知识的普及常态化,多向农户介绍通俗易懂的气象知识及防灾减灾知识,积极主动地应对极端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减少经济损失。
田宝强则提出,要解决气象预警的有效接收和反应问题,还需要对现有农村的组织制度进行创新。比如大力发展农村的各类经济合作组织,发挥村委会的应有作用,变一家一户应对气象预警为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应对气象预警的方式;同时继续扩大土地经营规模,鼓励土地向新型集体经济或专业化的农户家庭流转,也有利于提升土地经营主体对气象预警的重视和反应程度。
可以判断,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传统农业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如何利用现代科技让粮食生产彻底摆脱“靠天吃饭”的宿命,正从更深层次考验着农业系统对日渐多变的天气条件的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