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固镇石雕茶壶
下一主题:高仿紫砂壶的收藏价值
茶的风度是由茶者风度决定的,饮之于伯庸则为廉,饮之于虞舜则为让,饮之于孔门绪贤则为君子。而饮非其人,犹汲浮泉以灌蒿荻,罪莫大焉。即便潇洒脱俗的贾宝玉,也被妙玉讥为“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驴了,你吃这一海便成了什么?”可仔细一想,这几句话实在只是思春美尼的难禁情话,多了几分挑逗在其中却渣滓未净,应了“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那首谶诗。还是老和尚比小尼姑见识多多,有位小和尚问老和尚:“生死到时如何?”老和尚说:“遇茶吃茶,遇饭吃饭。”这才是懂得茶中之味的行家话语,于平凡中现出超脱。
食不言,寝不语,喝茶时却非要说话不行。不论身边是谁,哪怕是头牛,也要以诚相待待,吐诉衷肠,仿佛饮进肚中的是些灵感,会稍纵即逝,不吐不快。酒助豪气,茶助逸兴,因而二十多岁的小伙食和饮酒,三十多岁的人宜于品茶。而后者就如杯中茶叶,重浊凝其下,精英浮其上,将人生的酸甜苦辣、遭逢际遇都沉潜在内心,将适然淡然,远观达观都在脸上现了出来。张孟阳有诗云:“芳茶冠云情,溢味播九区”,会喝茶的人情感丰富而深沉,岂是呼么喝么的毛头小火所可以比拟,茶本苦物,吃过却甘,不正是人生的一种征况吗?
茉莉、菊花、梅花都可以用来荐茶,虽然风韵可赏,却有损于茶味。还是我们药行的老前辈华陀说得好:“苦茶久食宜意思。”我放下端着的茶盅,望了望自己店中一屉屉的草药,竟然都比不上这盅茶有味。
十年之后的我,也许会是一个游方和尚,托着一只破钵,到处化茶吃。谁让我给自己起了一个网名叫“佛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