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扶贫 指导创研名优茶
以茶树栽培为中界,向前延伸是茶树解剖、生态、生理,向后覆盖的是茶叶加工、贸易。20世纪90年代以来,王镇恒将研究的重点由产前向产中、产后扩展。他坚持教学、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常年奔走与南北茶区、指导茶园管理、茶树栽培、鲜叶采摘、传授茶叶制作技术、创研名优茶,致力发展茶叶经济。
王镇恒与歙县科委合作,在黄山绿牡丹花形特种茶基础上,研制成“海贝吐珠”和“锦上添花”两个新名茶。“海贝吐珠”选用高山良种茶叶的 一芽一二叶嫩芽为“贝壳”,精选含苞待放的绿梅花数朵和贡菊花一朵为“花蕊”,经杀青,造型等工序精制而成。冲泡后如海贝下水,张开贝壳,数朵梅花如金杯绕着一朵贡菊,冲破茶芽吐珠献美。“锦上添花”亦用 高山良种茶树的一芽一二叶嫩芽为“花蕊”,贡菊花为“花蕊”,经杀青,造型等工序精制而成。冲泡后冲茶芽中跳出一串贡菊花 ,分层次悬于茶花中央。这两种茶融物质与文化一身,集观赏、保健和饮用为一体,均获第二届全国农业博览会金奖,远销日本、美国和东南亚各国,经济效益显著。
六安市华山名优茶开发中心,特邀王镇恒为技术指导,经过3年多的开发,研制成“华山银毫”名茶。该茶枝杀青,半成品取蕊,外形呈独一芽芯,秀细如毫。精品茶每500有芽蕊茶之17万。该茶被评为省级名茶、中国名茶,以芽蕊之最被列入3尼斯大全。
王镇恒帮助金寨县开发研制成“金寨翠眉”名茶。因其外形纤秀若画眉,色泽翠绿似碧玉,曾获农业部优质产品奖、全国农业博览会金奖,远销海外,备受青睐。
王镇恒长期坚持到安徽黄山茶区、大别山茶区等茶叶生产第一线,多次赴歙县、石台、旌德、宣州、青阳、六安、金寨等县市,深入茶园、茶厂、茶市,向茶业技术干部及茶农传授茶叶技术,并帮助金寨县等贫困县地区发展茶叶生产,改善生产条件,提高茶叶品质增加农民收入,使科技扶贫取得成效。通过科技服务,促使了安徽农村茶业经济的发展。
茶学教育治学育人
王镇恒治学严谨,实事求是,撰文著书深思熟虑,反复推敲,字斟句酌,逻辑严密。他从事茶业科学研究、农业教育40多年来,编写、出版高等农业院校茶学专业教材、教学参考书及农业工具书10余种,发表论文60多篇。他作为副主编的《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业卷》于1997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及省科技进步奖多项。他的论文获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
王镇恒自1983年起任研究导师,长期承担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任务。他言传身教,以身作则,鼓励学生学农爱农,帮助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对学生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视同子弟。
王镇恒从1960年起担任安徽农学院茶业系副主任、主任长达20多年。这期间,他兢兢业业,作风踏实,工作有条不紊;实行管理民主,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致立于开拓茶学教育新局面。他受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委托,创办机械制茶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茶业科技、教育、生产、经营人才。
王镇恒在主持茶业系工作期间,力抓师资、学科、教材和教学基地建设。以每年的修订专业教学计划为例,他首先广泛听取教师、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意见,再在此基础上提高初步的修改计划,公开张贴,进一步征集意见后,才最后定下来。这使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常有改进。正是由于安徽农学院茶业系对教学计划的修订比较认真,20世纪80年代,农业部委托安徽农学院茶业系牵头,召集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茶叶专业教学计划修订会议。
王镇恒从1981年至1991年,先后出任安徽农学院副院长、党委书记。在主持学校工作期间,他积极推行教育改革,大力培养各级各类农林专门人才,使学校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1991年,国务院表彰他为发展高等教育作出的突出贡献,授予证书,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王镇恒从事教学、教育40多年,为国家培养了众多英才,桃李满天下,而且一生事茶,教书育人,为发展我国的茶学教育乃至高等农业教育作出了贡献。
(丁以寿)
简历
1930年9月3日 出生于浙江温州市永昌县镇新城村
1950-1952年 在复旦大学农学院茶叶专修科学习,并毕业
1952-1956年 任安徽六安实验茶场技术员
1956-1957年 任安徽农学院茶业系教员兼教学茶场场长
1958-1959年 任安徽农学院茶业系茶树栽培学教研室副主任
1960-1974年 任安徽农学院讲师兼茶业系副主任
1960-1962年 兼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业研究所副所长
1974-1981年 任安徽农学院茶业系主任、副教授
1981-1983年 任安徽农学院副院长、硕士研究导师
1983-1991年 任安徽农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1991年以后 任安徽农业大学教授
1997年 退休
主要论著
1王镇恒. 六安地区茶树栽培技术经验.农业专刊,1955:31~34
2王镇恒.茶树叶片内部结构初步研究.见,茶叶论文集。北京:农业出版社,1964:100~104
3王镇恒. 茶树根的内部结构初步研究。见,中国农学会编。1978年全国农业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摘要选编。 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170~175
4王镇恒.茶花内部结构研究。安徽农学院学报,1983(1):8~11
5王镇恒.茶籽萌发过程中胚芽结构内部研究。茶叶通报,1983(4):1~4
6王镇恒.茶树栽培。北京:农业出版社,1984:13~79
7王镇恒等.英汉茶业词汇。北京:农业出版社,1986
8王镇恒、江昌俊.茶树胚胎发育的解剖学研究。茶叶科学,1987(2)23~28
9王泽农、王镇恒等.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叶卷。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
10王镇恒等.茶树维管组织结构的研究。茶叶通报,1989(4):1~4
11王镇恒.茶树生态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12王镇恒.农业大词典.茶叶学科条目。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13王镇恒.世纪之交的中国茶叶。福建茶叶,1998(4):2~4
14王镇恒、王广智主编。中国名茶志。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15王镇恒等主编.中国茶文化大辞典。上海: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