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秋名茶的生产特点及采
下一主题:茶叶的贮藏
二十世纪,随著清朝覆灭,普洱贡茶已不在。普洱茶主要作为商品茶行销。上半世纪的普洱茶主要为“蒸制以竹箬成团裹”的竹萎装大茶,且“价等兼金。品茶者谓普洱之比龙井。”具体制法据冯军《云南茶叶产销概况》中介绍分初制和复制。初制方法为鲜叶经热“杀青”、“手揉”、晒乾。复制包括毛茶精制和蒸揉二部份。精制是将毛茶用筛、簸、捡等方法,扬去片、梗、末。蒸揉是将茶胚按不同花色的规定配料称重,一层一层放入蒸瓯,好茶放在表面,气蒸约20分钟后装入三角布袋,揉成各种大小圆扁之不同形状,然后置于乾燥地方,自然阴乾即成。再按不同类色包装进篓,运往西藏、香港、缅甸等地。
该期的这种方法,云南今天生产的一些紧压茶仍然采用。所不同的是当时普洱茶的“变色”作用,一方面是在蒸揉塑型后的长时间自然阴乾过程再表现。另一方面是在马帮驮运等贩运途中变色。因历史上云南交通闭塞,茶叶多用马帮驮运,需长年累月的跋涉,加之思茅、西双版纳一带空气湿润,茶叶在长途储运过程中,经过徐徐渐进的内含物转化,形成了普洱茶独特的色泽及陈香风味,而且以越陈越香著称,售价更高。
今天,随著交通事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对普洱茶的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现在的普洱茶与之过去相比,制法上有所改变,产品也有所不同。其是由云南大叶种“晒青”茶,经过人工“渥堆”等工序加工而成。产品包括普洱散茶和普洱紧茶两大类。普洱紧茶是由普洱散茶经蒸压塑型而成。依形状不同,分为碗形的普洱沱茶,圆形的七子饼茶,方形的普洱茶砖,它们均作为传统名茶,畅销国内及港澳、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及欧美一些国家或地区,自七○年代以来,普洱茶一直为云南省主要出口茶类之一。
传统拼配压制团块茶的方法一直沿用至今,在湿热的云南,茶叶经长途储运而转化成独特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