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建立完整的排灌系统 雨季积水引起的渍水湿害对茶树生长影响较大。土壤水分过多,积水时间过长,会因通气不良造成土壤氧气缺乏,导致根系生长停止,腐烂枯死,妨碍茶树生长。因此农田种植茶树必须建立排灌系统,因地制宜开好三沟,即排灌沟、围沟、畦沟,做到能排、能灌,既要能及时排除积水,又要能满足茶树各生育期对水分的需求。排灌沟为茶园进出水的骨干沟,大小视地形和排水量而定,以大雨时排水畅通为原则。在茶园四周开挖宽40~50cm,深度深于定植沟的围沟,上方接通灌水沟,下方接通排水沟,以利避水、导水、引水,将田内积水、过路水排出田外,做到旱季能引水灌溉,雨季能有效地排除整个茶园的积水,及时降低地下水位。在两行茶树中间与茶行平行设置畦沟,深20~30cm,与围沟接通,雨季能排除地表积水,旱季可引水灌溉。
4、整地移栽 农田经深耕破坏犁底层后,茶苗移栽前耙细土块,开好种植沟,种植以双行条栽为宜,规格150cm×40cm×33cm。农田茶园种植沟不必挖得太深,一般深15~20cm,宽50~60cm即可。如果农田茶园种植沟挖得太深,雨季沟中土壤渍水排不出,造成积水,茶树根系会因水多缺氧而腐烂死亡,影响茶苗成活率。由于农田较山地肥沃,底肥不必太多,可在种植沟内施一些有机肥和硫酸钾复合肥,然后覆土10cm左右,以免造成烧根。选择优良茶树品种,按相应的行株距进行栽植,栽植深度掌握在6~8cm,苗高的可适当加深,栽植时应使根系舒展,用细土覆于根颈部压实。
5、合理间作 茶树具有耐阴的特点,而农田周围没有树木,较山地而言光照要强得多,因此在栽培时可采取合理间作的措施来调节光照强度,在有利于茶树生长的前提下,可在茶园四周及茶行间适当种果树或桑树等作为遮荫树,以减少直射光,改善自然环境。提倡茶果间作、茶桑间作,以茶为主合理间作,提高茶叶自然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