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云南民族茶文化的发展
下一主题:麦当劳汉堡被投诉有酸
绿茶与乌龙茶曾先后做过这方面的尝试,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其主要原因是解决不了三大问题 :
一是冷后浑,二是见光氧化,三是保质期太短(保质期不超过六月).
其实,这里有一个原料基础问题,普洱茶中的熟茶有制作纯茶饮料的基础。这是因为普洱茶本身就是发酵的产物,如果工艺处理得当,可杜绝冷后浑的产生。同时,普洱茶本身就偏重氧化,氧化的过程是品质提高的媒介,其汤色、口感会更加纯正。更重要的是,普洱茶始终存在后续发酵的"动能",其保质期会远远超过现行茶饮料的时间,并会产生同样的越陈越香的效果。
我们这样说,并不意味着纯茶饮料立刻可以在普洱茶身上实现。它也需要两项技术的突破:
一是纯茶饮料所需原料(浓缩液或茶粉)的品质保障。目前加工普洱茶粉是采用的高温提取与喷雾干燥工艺,这种持续的高温过程本身就对普洱茶内含营养物质"伤害"较大。用这种工艺制成的茶粉或浓缩液,其原料本身的品质就己大打折扣,不可能生产出真正意义的纯茶饮料。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再坚持纯茶饮料目前在国内尚属空白的一个原因。纯茶饮料不是简单将茶粉或浓缩液加定比例的水混合制成,它最关键的技术是这种茶粉或浓缩液是否具备非高温(加工工艺与过程)并达到与本味茶(茶叶冲出的茶汤) 一致的特点。这项技术的突破很可能需要一种新技术--冷冻喷雾干燥工艺的诞生。
二是普洱纯茶饮料存在液态发酵的过程。过去我们只了解普洱茶固态发酵的原理,对液态发酵尚是一个未解的课题,需要有个化学分析的过程。我们只是通过个别企业的实验发现这液态发酵现象的存在,甚至明显感觉到这一发酵过程像存放葡萄酒样,越陈越香,但是尚未搞清它发酵的机理。
普洱纯茶饮料未来将是普洱茶深加工的一项重要课题。它的工艺的创立及技术上的突破。将会在未来对普洱茶及茶叶软饮料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