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玻纤经过前几年的高速发展,2007年实现产量和出口世界第一,近两年又实现了使用量世界第一。
3、加深认识新材料开发的规律。
开发新功能玻纤,从成分入手,从本性上获得效果,但是把它变成一种工业新材料则要涉及很宽的技术领域和长期多环节的努力。整个过程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新材料开发过程,开始时要认真进行论证。包括根据玻纤基本特性,与可竞争材料比较,分析发展前景;查阅本领域国内外技术前沿,确定正确技术路线;根据自身可能创造的技术和物质条件,选择目标和入手点,譬如是改进还是新创。新材料开发往往开始于高科技(军工)领域的少量需求,再逐渐扩大到民用领域,因而要有战略眼光,准备付出长期努力,深入探求规律,扎实积累阶段成果,也要积极争取国家关于鼓励新材料发展的政策,与材料应用单位保持长期合作,切忌跟风仓促上马,遇困难就退,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4、密切注意现代新技术的应用和集成。
应该说当前玻璃纤维熔化技术综合现代工业化一些先进手段,已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新功能玻纤比传统玻纤生产要求更高,只有充分吸取成功经验,进一步利用先进技术,才能在开发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要应用高温玻璃熔化、玻璃成分分析、玻纤功能性测试等快速准确的现代方法和仪器保证研究工作快速科学的推进。其次在玻璃纤维试产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环节的监测和控制,并使用高水平装备,以保证试产工作的重复性、可靠性,决不能因试产而简陋。再则,开发全过程要始终确定实现规模化生产这一主线。因为工业材料没有规模就难有稳定的质量与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也难有较好的性价比。规模化生产要有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装备,所以新功能玻纤开发过程中要不失时机,推进规模生产进程。
5、重视应用技术开发和后序改性。辩证地说,任何一种材料有优势性能也有劣势性能。
材料优劣是相对的,万能的材料是没有的。新功能玻纤比传统玻纤在某些功能方面有较突出优势,往往是在一种特定的应用环境中体现出来的。这种环境往往比通常环境恶劣,而且新材料优势的体现也有一种最佳状况。这就要求比传统玻纤更要注重应用技术的开发,包括应用性能的提供和应用技术的服务。对一种新玻纤要注意采取后序改性解决,例如涂覆和复合,以提高柔性、相容性等,这样才能提高新功能玻纤的开发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