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茶叶迅猛发展的序幕
发布时间 2012-05-03 浏览 26386 次
债的需要,1898年清政府正式宣布三都澳口岸对外开放。这一开放,拉开了闽东茶叶迅猛发展的序幕。

  洋人的动作相当快,也就是在这一年,意大利在这里设领事馆,英国修建了杂货码头和油码头,美国也修了油码头。岛上还建有“美孚”“德士古”“亚细亚”等油库。嗣后,英、美、德、俄、日、荷、瑞典、西班牙、葡萄牙等13个国家在此设公司或洋行23家。国内轮船公司和中央、交通、农民三大银行也在此设立分公司或分行。广东、江苏、福州、宁波及古田、福安、宁德城关的官僚地主、资本家也纷纷前来三都岛占地开业,总计有36家之多。

  三都澳的发展势头如此之好,清政府估计是有点意外,但反应也不慢。第二年,清政府便在三都澳设置了福海关,这也是当时福建三大海关之一(其他为闽海关、厦海关)。

  据《1899年海关贸易报告》记载:“闽东各县茶叶荟萃于此,成为天然中心,年达三十万箱。”从这份史料来看,清政府也是获益良多的。而我们关注的是:30万箱是个什么概念?福海关在闽东茶叶乃至中国茶叶发展史上究竟占据了什么样的重要位置?

  我们都知道闽东在福建产茶历史最悠久,名茶辈出,茶类繁多,品质优异,早在唐朝中叶始制茶。宁德建县(933)前西乡(今洋中一带)天山茶区就采造“腊面”贡茶;明代有源于唐朝的宁德天山茶(含支提茶、贡品“芽茶”)、福鼎“太姥绿雪芽”等名茶;清后期又有“坦洋工夫”和“白琳工夫”红茶、“白毫银针”等名品。

  但真正象征闽东茶叶走向世界的,恰恰是福海关设置前仅仅数十年才开发出的“坦洋工夫”以及设置后才试种成功的茉莉花。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