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茶与茶杯
发布时间 2012-05-03 浏览 23753 次
入下层空间。烹茶事毕,加以洗涤后,茶杯、盖瓯(冲罐)等可放入茶洗内。一物而兼有茶盘及三个老式茶洗的功能,简便无比又不占用太多空间,难怪家家必备,而且经常被当成礼品以馈赠远方来客。

茶洗,常被人误称为“茶船”,这是一种必须纠正的称谓。茶船是盖瓯底托的专称。据唐代李匡《资暇录》所载:“茶托子,始于建中(唐代宗年号)蜀相崔宁之女。”崔宁女喜喝茶,嫌茶盏烫手,便用个碟子装入融软的腊,按出盏脚的形状后,叫漆匠依照模形复制。崔宁很欣赏千金的杰作,特命名为“茶托”,后遂流行于世。因为它的形状像浮在水面上的小船,故又称“茶船”、“茶舟”。不过这则记载并不可靠。

1975年,江西省吉安县等地已出土有南朝齐永明十一年(493)的青瓷托盏,可见早在南北朝时期,已有茶船“驶”入茶座。

有关工夫茶的文献中,多提到“若深杯”。这种白地蓝花、底平口阔,杯背书“若深珍藏”的茶杯系康熙年间产品,“若深”是人名还是斋号,有关陶瓷鉴赏一类的书籍中均未提及。

茶杯“不薄则不能起香,不洁则不能衬色。”目前流行枫溪产的、形如半个乒乓球的白瓷杯就很符合这方面的要求,而且名称“白玉令”,可谓物美名更美。

七十年代,枫溪陶瓷工艺师郑才守曾带一套茶杯送给老师关山月。关老凝视一番后说:“茶是素净之物,饮茶是雅事,你在杯沿画上带腥气的水墨虾,合适吗?品茶的时候,两根长脚好像要伸过来钳夹人的嘴唇,不好。”下一回,郑才守又精心绘制了一套彩蝶杯,关老看后更不满意地说:“蝴蝶虽美,但身上带有含细菌的粉尘,端杯的时候,心里老想着那些脏东西,还有品茶的的雅兴吗?”郑才守傻了。第三回,他干脆什么都不画了,就带一套素地的茶杯。没想到,这一回关老连声赞许,高兴地说:“这就对了,这个好!用这种杯品茶,那才叫高雅。我可收下了,谢谢!”

工艺美术是特殊的行当,实用是第一要义。美术大师的话,宜为茶具设计者和品茶者所谨记。看来,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的“向玉令”,还是让它洁身如玉为好。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