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和武夷岩茶的历史巧合
发布时间 2012-05-29 浏览 27739 次
的《茶说》中的一段文字:「武夷茶自谷雨采至立夏,谓之头春,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候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阳羡界片只蒸不炒,火焙以成,松萝龙井皆炒而不焙,故其色纯。独武夷炒焙兼施,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茶采而摊,摊而摝,香气发即炒,过时不及皆不可,既而焙,复拣去老叶及枝蒂,使之一色。」这是对乌龙茶的制作工艺最早记载。此外,《武夷山志》记载的「武夷茶歌」和《泉州府志》记载的「安溪茶歌」也是乌龙茶最主要史料。

《武夷茶歌》一首:「凡茶之产视地利,溪北较厚溪南次,平州渚渚土膏轻,幽谷高岸烟雨腻,几茶之候视天时,最喜天晴北风吹,若遭阴雨风南来,色香顿减淡无味,近时制法重清漳,漳芽漳片标名异,如梅斯馥兰斯馨,大抵焙得候香气,鼎中笼上炉火红,心闲手敏工夫细,岩阿宋树无多丝,雀吞吐红霜叶醉,终朝采采不盈掬,漳人好事自珍秘,积雨山楼苦昼间,一宵茶话留千载,重烹山茗话枯肠,雨声杂遝松涛沸。」

《安溪茶歌》一首:「安溪之山郁嵯峨,其阴长湿生丛茶,居人清明采嫩叶,为价甚贱供万家,迩来武夷漳人制,紫白二毫粟粒芽,西洋番舶岁来买,王钱不论凭官牙,溪茶遂仿岩茶样,先炒后焙不争差,真伪混杂人瞶瞶,世道如此良可嗟。」

二首茶歌的作者同是阮旻锡,阮氏号梦庵,字畴生,厦门同安人,明世袭次千户后裔。李自成入北京后,旻锡慨然追随郑成功入台,后遁入武夷山中为僧。根据以上史料可以看出,当时的武夷茶制作方法与现代乌龙茶的制作方法是基本相同的。但二首茶歌都提到「近时制法重清漳,漳芽漳片标名异」,「漳人好事自珍秘」,「迩来武夷漳人制」,说明乌龙茶的制法是从漳州一带传入武夷山的,「溪茶遂仿岩茶样」则说明这一技艺又从武夷山传入安溪。

以上这些材料都可以看出,漳州是乌龙茶的创始地,武夷,安溪,台湾等乌龙茶的主产区和乌龙茶生产技艺都是从漳州直接或间接传播过去的。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