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茉莉花茶的“山寨”之困
发布时间 2012-08-15 浏览 28477 次
p>记者从福州海峡茶业交流协会了解到:今年福州茉莉花茶的产量大约为200吨,但是市面上冒充福州茉莉花茶的产品却达万吨以上。

“当地消费者缺乏品牌保护意识,实际上‘养大’了山寨军。许多消费者在购买时,宁愿选价格相对便宜的仿冒品。”郑副秘书长说。此外,部分茶企虽已核准使用防伪标志,却不懂珍惜,在包装上也存在不规范现象。

千年历史铸就文化魅力

郑副秘书长告诉记者,福州茉莉花茶有着千年历史。

据介绍,福州茉莉花茶源于宋、成于明、盛于清。北宋时期,香疗法大行其道,催生了福州茉莉花茶,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到了清朝,不仅作为清皇宫贡茶,还畅销欧美和东南亚。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由于注重创新和宣传,福州茉莉花茶又达鼎盛。

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后,伴随城市的扩张,福州近郊地区的花田被征用,茉莉花产量锐减。许多福州茶农迁移广西横县,使当地茶产业迅猛发展。另外,对福州茉莉花茶文化魅力的挖掘不足,使得其未能适应市场转变,从而陷入低水平维持、无序竞争的状态,福州茉莉花茶产业声名渐微。

近年来,在重振福州茉莉花茶同盟的共同努力下,沉寂多年的福州茉莉花茶开始重拾昔日光辉。2008年1月,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对福州茉莉花茶核发“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09年11月,农业部通过对福州茉莉花茶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福州茉莉花茶更得到世界认可;2011年10月,国际茶叶委员会授予福州市“世界茉莉花茶发源地”称号。

传承保护需多方合力

在政府和行业机构保护福州茉莉花茶正宗血统的同时,部分商家却受利益驱使,使得各种山寨现象屡禁不止。保护和发展正宗“福州味儿”的茉莉花茶,仍需政府、厂商、消费者的多方合作。

记者从福州市农业局获悉,自2010年以来,相关部门的“打假”行动从未停止。福州市农业局和质监局开展多次联合行动,共检查了三坊七巷、五里亭茶业市场等地30多家茶叶店,对市面上地理标志产品防伪标志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严厉打击仿冒品。

此外,2012年7月,由福州市科协、福州市农学联合举办的“福州茉莉花茶传统工艺传承大师赛”拉开帷幕。该比赛为制茶师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使传统工艺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政府能做的,一方面是通过宣传,壮大福州茉莉花茶的品牌生命力;另一方面是鼓励和监督茶企,进行技术的传承和创新。”郑副秘书长指出,“作为消费者,更应当树立保护品牌的意识,主动购买有防伪标志的产品;另外,作为厂家,也需要标准化生产和准确使用标志,才能规范福州茉莉花茶市场。”

消费者如何辨别福州茉莉花茶?郑副秘书长表示,最重要的是要认准“地理标志产品”的防伪标志,只要拨打防伪标志上的查询电话,输入防伪编码,便可识别生产厂家和产品名称。此外,可以通过茉莉花茶的冲泡数辨别真伪。正宗的福州茉莉花茶可以冲8至10泡,最好的可以泡到18泡,而山寨产品一般5泡后就没味了。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