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茶
下一主题:大益嘉年华广州论茶走
在某红茶专卖店里,一年前几乎每盒都是上千元的茶叶如今已经被撤换成一盒三四百元的茶叶。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现在走的是大众化路线”。
“高价茶虽然利润空间较大,但成本也更高。”一家茶叶店老板分析道,高价茶能不能卖出去除了茶叶的等级品质外,产品的附加值也很关键,包括产品包装、店面装潢、人员服务等。假如一斤茶卖2000元,茶叶成本、店租、装潢、人员费用、包装费和损耗等就占相当大的比例。而高价茶与一般茶在品质上的差别不如价格上的差别大,这样低价茶性价比更高,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会优先考虑价格。
另外,茶叶的消费群体在壮大也是原因之一。很多刚喝茶的人一开始并不会购买价格太高的茶,而是从每斤两三百的茶叶开始消费,这也拉动了中低价位茶的销售。
节日营销要精准锁定
“中秋消费的是礼品文化和情感文化,虽然茶文化底蕴十分深厚,但和中秋消费文化存在契合度的问题。事实上,从各方面反馈情况看,极少有茶企针对中秋这一传统销售节点做过相对应的产品规划,大家做得更多的仅仅是以中秋节为噱头,做一些优惠活动什么的。”某茶企总经理助理认为,节日营销要取得更好的效果,茶企必须从外包装、文化内涵等产品显性层面实行对节日市场潜在需求的对接,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挖掘节日消费巨大潜力。
与此同时,业界人士认为,相比月饼,在中秋节,茶叶尚未能让广大消费者产生直接性的消费冲动。而对于茶企而言,要激发一种消费冲动,引导一种消费需求并非易事。因此有必要进行不同行业嫁接,借势完成自身消费布局。茶同样可以通过与月饼等相关资源的整合,有效降低推广成本和成功几率。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把茶作为销售主角的原则贯穿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