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这种相互信任,李瑞河定下两条非明文规定:1、党员借款不需要担保人;2、公司中层岗位及主管选调,共产党员优先,员工要担任企业中层领导职务必须经过党组织推荐。
林伯琪补充说:“至今,只要是党组织推荐的人才,李瑞河先生从没拒绝过。” 省委组织部肯定“天福”模式
在党组织与企业的齐抓共建下,天福集团壮大了,成为漳浦首个纳税上亿元企业。
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漳浦县委组织部的一位工作人员,很有感触。2009年,面对金融危机冲击,漳浦县委组织部及时与天福管理层沟通,实现了“三不”口号的实施:3年内不裁员、员工薪俸不减、不拖欠员工工资。这一举措有效地稳定了人心,促进天福度过金融危机,稳健发展。
“我们的作用是调动、发挥党员作用,让企业、员工清清楚楚看到效益。我们将组织部门的作用,概括为"亲商、安商、扶商"的对台资企业理念。”该工作人员说。
漳州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天福”党建的精髓,恰恰在于,创造性地将台企党建与企业生产经营、员工队伍建设和践行社会责任紧密结合。用三句话概括就是:为企业争效益、为员工谋福利、为党旗添光彩。
今年7月24日,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姜信治在漳州调研基层组织建设时,给予高度评价。 “天福”模式要做成品牌
十几年磨一剑。台企党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终于出成果了,那么应该如何推广、利用,让它惠及更多漳州台商,甚至是所有非公企业呢?
导报记者在漳州市委办 《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机制建设意见》通知中,找到了答案:漳州将以台资企业党建工作“天福”模式为蓝本,推行党建与非公有制企业发展互促共赢的党建工作模式。做大做强漳州市台资企业党建品牌,提升漳州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水平。
除了规定的出台,我们还欣喜地看到了近期的目标任务:确定首批数十个非公企业进行试点推广,年底前培育一定数量党建强、发展强的台企党建工作示范点。
漳州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台企党建“天福”模式,是漳州经过十几年实践探索出来的,可以说是漳州党建工作的一张“名片”。接下去,市委、市政府准备将这一模式打造成能够有力推动党的建设与企业发展共促双赢的党建科学化路子,让这一模式受到业主认可、党员欢迎、群众支持,并为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提供一个好的样板。天福党建模式
包括 “三先”解疑虑;“三双”抓组建;“三为”强作用;“三创”求共赢。
“三先”解疑虑:先交心得理解,先服务获信任,先表率赢认可。
“三双”抓组建:双向进入强班子,双向融合强机制,双向培养强队伍。
“三为”强作用:为企业争效益,为员工谋福利,为党旗添光彩。
“三创”求共赢:争创模范企业典型,争创党建文化品牌,争创两岸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