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自我雕琢 铸就铁观音良好品质
发布时间 2012-11-07 浏览 27711 次
提升,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全县农民发展茶产业,推动茶叶产业化,促进茶产业快速健康发展,闯出一条品质制胜的茶叶发展之路。

推行优良种植,实现技术突破。华安推行茶园早期适度密植、封行花园删剪的管理模式,生产上,采用矮化密植,通过多次修剪、喷灌、大棚覆盖等措施,促使早投产、早收益。广泛推广“五新”茶叶种植技术,即新肥料、新农药、新品种、新技术和新农机具的应用,仙都中圳村茶叶“五新”技术集成推广示范片被农业部授予“全国绿色防控示范点”称号。

突破技术难题,发展生态茶园。全面实施万亩生态茶园建设、万人培训等示范工程,建设有机茶、绿色食品茶叶、无公害茶叶三大品牌生产基地;建立具有法定资质认证的农业检测中心,定期对茶叶进行“体检”;引导茶农使用生物农药、有机肥,实行标准化生产,采用“生物+物理”的防控技术,有效破解农残问题。

引导自主创新,改进加工工艺。七泡有余香,优质的铁观音形、色、香、味、韵俱佳。华安通过组织培训,引导茶农进行自主创新,提高加工水平,积极改进茶叶制作工艺。制作工艺上,首创空调制茶、除湿机控制湿度新技术,通过高温杀青,有效调整茶叶“做青房”的适宜温、湿度。做形技术上,采取多次冷包揉,使茶叶外形基本达到珠形化或半珠形化,摸索出一套茶叶冷藏保鲜技术,茶叶品质和效益不断提高。

目前,华安县共有优质茶园16万亩,茶叶加工户上万家,已建立4个有机茶生产基地,12万亩无公害茶园(其中5万亩茶叶绿色食品基地),获得福建省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13家,荣获“全国绿色食品原料(铁观音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全省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县”等称号。

“沐日月之精,收山峦之气,得烟霞之华”。天时、地利、人和,华安铁观音品质独佳。“十一五”时期,茶产业收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46.7%。2011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9256元,位居全省各县第12位,仅茶叶一项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6000元以上,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5%。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