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果品专业合作社 破解苹果滞销难题
发布时间 2012-11-22 浏览 23564 次
就卖了,75以上的每斤卖了一块八,当时俺村多数人感觉价格卖低了,现在看是卖对了,那些不舍得卖的农户,越捂价格越低”。

  在上马村村委办公室,村支书张进民介绍说,他们村今年苹果总产200万斤,已经卖出约三分之一,由于部分群众价格期望值过高,加上苹果易于储存,打心底里不愿意卖,结果越拖越便宜。”

  “由于与客户谈不拢,人家到旧店一带去收了”,看得出,张书记对此显得有些着急。

  市场无情人有情。据崔召镇镇长于希宁介绍,今年,该镇苹果初步估算总产量2600万斤,目前已销出2100万斤,总体销售良好,卖不出去的只是个别村。当前,对于捂果惜售的果农,镇里正在组织机关干部,采取联村包户的形式,想尽一切办法,加大宣传力度,让群众认清形势,同时,通过各种渠道,积极联系有关企业、青岛的社区,帮助群众尽快把剩余的苹果卖出去,把他们的劳动成果变现。

  多亏了果品专业合作社

  在崔召镇东杨家庄村,该村果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振波说:“与往年相比,今年不光平度,各地苹果销售市场整体形势都不如往年,以往这个时候,各地客商早已涌进果园收购了,但今年客户量要少一些。分析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搞冷库的大客户连续三年亏损,一赔就是几十万,已经改行干别的了,剩下只是一些小客户,收购量有限;二是今年苹果收购价每斤比去年低七、八毛钱,农户感觉不划算,就暂时放窖里等着有个好价钱”。

  “不过俺村的200万斤苹果早就卖完了,”他接着说,“由于俺村成立了合作社,与客户建立了长期信息沟通平台,通过研判今年的苹果市场,及早组织村民把自家的苹果尽快销售出去了,而且价格还比较合适”。

  中午时分,记者来到平度市大田镇驻地,四五辆挂着外省牌照的大货车正在忙碌地装苹果。

  “从早晨四点,果农就开始敲我家的门,排队来卖苹果了,这不,吉林的客户来电话让我代收一百万斤苹果,这两天忙得连饭也顾不上吃了”,南大田村果品购销商王进荣一边指挥收苹果,一边与记者说道。

  “俺镇上的苹果卖完的能有80%,基本上都是通过我和另外两家规模较大的果品专业合作社售出的”,在镇党委会议室,该镇源丰润果品购销合作社社长王忠估算了一下。“虽然收入不如往年,但老百姓绝对不用担心苹果卖不出去”,中于家村果品专业合作社社长王云兵补充说。

责任编辑:王晓亮

分享: 更多 0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