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初说:“禅是一面镜,它可以照明人的心境;禅是一盏灯,它可以指引人的心路。禅不完全是生活,但禅里有生活,生活中有禅。”而茶则是禅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生活禅”概念的提出者,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老和尚说:“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禅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神在人生日用中的落实与升华。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主正气,道家主清气,佛家主和气。中国的
茶文化的精神可以用‘雅’字体现。‘正清和雅’四个字,四种气大致可以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正清和雅’的综合,完整地体现了禅
茶文化的根本精神。”
茶文化在向世界各地传播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比如在日本,
茶道侧重于宗教仪式化;在韩国,
茶道侧重于具体实用的礼仪化;在中国,
茶道侧重于艺术表演性质。柏林禅寺方丈明海法师说,虽然各有不同,但禅
茶文化的根在中国。当日中午,柏林禅寺观音殿前还举行了“无我茶会”。在悠扬的古琴声中,30多位参加者一同抽签,按号码落座,围坐一圈,全神贯注地做茶,向茶友奉献上亲手泡制的清香温润的香茶,在将做好的茶奉献给周围的人的同时,也品味别人奉献的茶。禅
茶文化学术交流大会上,中韩两国学者交流了各自对于禅
茶文化的感悟,也同时感受了两国禅
茶文化的同根同源。韩国
茶文化学者金哲洙教授一句中文“吃茶去”,道出了赵州禅
茶文化已经跨越了国界,超越了民族的界限,成为国际的禅
茶文化。而台湾
茶文化学者范增平老先生的一句亲切的韩语问候,更拉近了中韩两国友人之间心与心的距离。北京大学哲学系楼宇烈教授认为赵州禅师“吃茶去”的公案,把世俗的茶引领入禅境中去,通过对茶色香味的欣赏,陶冶性情,启发智慧,提升人格。20日,与会各茶队在河北省人民会堂举行了风格迥异的茶艺表演。国内来自浙江杭州、云南昆明、江西南昌、四川雅安等5支表演队和韩国的釜山熟友会、毗琉璃禅茶会、扶余茶会、云上茶会、
茶道教育会等5支表演队为观众献上了禅韵十足的茶艺表演。各队表演风格不同,但呈现的主题只有一个:禅茶一味,故乡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