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推进
茶叶市场的升级和改造。市场的建设应借鉴国内外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经验,从发挥广州中心城市作用的高度出发,建成在政府的调控下,设施配套、管理有序、功能齐全、规范化的
茶叶中心批发市场。所讲功能齐全。它必须具有五个功能:1、
茶叶集散地。后进入广州市的
茶叶,一定通过
茶叶中心批发市场集散。执行这一功能,不仅能够克服目前茶市的无序行为,而且能够有效地烫平供需地域不平衡分布造成的市场波动;2、价格形成功能。今年的
普洱茶价格人为的炒高,价格与价值背离甚远。100克
普洱茶竟炒高到20多万元,比金还贵。这表现出不按价值规律办事的无序行为。从经济学角度来讲,这是C+V,活劳动加物化劳动就是成本,成本加利润就形成价格。物化劳动的
普洱茶是以大叶种的西绿色毛茶为原料,经加水、渥堆(揉捻过的茶青堆积存放)陈化和干燥的工序加工而成的。这些工序几百年也没多大变化,只是
茶叶的质量有所不同,即使是优质
茶叶也不会背离价值几百倍。当然
普洱茶的价格与存放时间有关系,但也不可能100克
茶叶卖20多万元甚至100多万元。我认为,这种市场无序行为是搅乱市场秩序。2006年43个 马人带着120匹骡马,历时5个月,从云南来到北京,在北京举办的“希望工程云南
普洱茶慈善拍卖会”上,一筒七子饼
普洱茶竟拍出160万元的天价。这简直是对价值规律的践踏,对价格的严重扭曲,一些虚假宣传在报纸、在网络上随处可见。这就是人为炒作,在规范化的
茶叶中心批发市场内,出售的
茶叶基本采取委托销售形成,其商品价格,绝大部分采取公开拍卖和投标方式形成的,在拍卖形成批发价之后,由批发价向生产者方向推移,扣除各个环节费用,形成生产者价格;再由批发商场向消费者方向推移,加上中间商及零售商的毛利和流通费用,即为零售价格。这就体现了实物形态价格的真实性。3、结算功能。市场内设专门存货货款的结算机构,成交额能到对方的帐户上,这样安全、快捷;4、信息传递功能,实行信息化处理各项业务;5、质检功能。实行QS认证。广州
茶文化促进会与广州质检部门有协议,对
茶叶实行QS认真,保护市场的声誉。严格控制有毒残留农药
茶叶出售。

三、 二次创业的措施和建设芳村
茶叶市场从洞企石形成茶街到现在,已过十一年。任何事物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大约经过四个阶段:萌芽期(发展初期)——生长期(发展期)——成熟期——衰老期(危机变为转机)。芳村
茶叶市场从八十年代初期到1996年是萌芽期,从1996年至2007年为发展期,也从今年开始,步入成熟期,面临二次创业挑战。按照广州市定位:2020年成为影响东南亚的现代化大都市。现代化大都市必须有现代化的大流通。在这13年里,芳村
茶叶市场经营理念,也要适合“大流通”的要求,面临一个业态提升、面临“扶优扶强、功能齐全、管理升级”的二次创业挑战。因而必须进行市场升级改造,发挥芳村
茶叶市场的主渠道作用,为此如下措施:1、 改造和提高交易场所的建设水平。批发市场是人流、物流、车流的集中场所,因此要造就一个适宜交易的良好环境。现在芳村南方查夜市场东面广场,本来是停车场,现在要盖大楼,这破坏了营商环境。其指导思想纯粹是“经济观念”,忘记了生态环境,忘记了还有个绿色GDP,忘记了车流的重要性。市场综合性服务大楼要充分利用,应内设治安、工商、物业、水电、银行、通讯等服务系统。2、建设市场信息系统。包括信息收集发布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市场是发现和形成价格、传递信息的重要场所。批发市场产生的价格与供求信息,对引导流通和生产具有重要作用,每个批发市场都要建立市场信息收集发布系统,包括市场的信息网站,信息采集处理设备,信息发布与查询设备。适应农产品交易效率提高和市场秩序规范管理的需要,批发市场要强化管理手段,大力推进管理信息化,不断提高管理水平,要建立市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电子统一结算系统,市场交易安全电视监控系统,交易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市场物业、财务与人事管理系统等,有条件的市场还应建立电子商务系统,尝试开展网上交易。3、建立
茶叶质量安全检测系统。批发市场是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渠道,是控制上市农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每一个批发市场都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系统,以快速检测农产品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建立检验检测室,配备相应的设备和合格的检测人员,建立检测制度。严格控制有残留农药的
茶叶上市。在推进
茶叶中心批发市场升级改造的过程中,还应加强和提高市场的经营管理水平,重点做好几方面工作:首先要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建立各种责任制。
茶叶中心批发市场既是一个流通企业,要搞好企业自身的管理,同时,又是一个集中无数流通企业和交易人员在场内交易的综合管理和服务单位,要管理或协助政府有关部门管理好场内经营档主,把管理的责任分解到档主,如与经营档主签定协议,明确食品安全、防火、环境卫生、经营秩序等责任共同履行管理职责。其次,要加强
茶叶流通标准化建设,在茶产品交易质量标准、包装标准、保鲜标准等方面,加强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提高茶产品流通的标准水平;第三、要提高
茶叶中心批发市场对我市
茶叶销售的带动辐射作用,加强我市茶业企业、引导他们进入批发市场经营,互利互助。第四,要采取措施,盘活现有的茶产品批发市场,对一些有场无市的市场,通过政策扶持、引导大型批发市场多形式帮助搞活经营,资源重组,也可发挥流通中介组织、专业合作组织等的作用,把市场利用起来,搞活流通。4、积极发展茶产品连锁经营配送等现代营销方式。连锁经营配送等现代营销方式,是适应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的经营方式,具有集货、分级包装、运销服务、品牌效应等功能,可以扩大销售规模,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营销效率,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总结交流连锁经营发展的经验,指导连锁经营健康发展,支持和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等中介组织、批发市场发展连锁经营、配送等方式,争取政策资金扶持一些龙头企业建立连锁经营配送示范企业。5、全方位开展茶产品促销工作。利用有形市场、无形市场和互联网络,积极参加中国国际茶产品交易会、茶博览会、中国农产品网上展厅等专项产品交易会,积极办好广州茶博览会,支持芳村
茶叶市场的研讨会展销会等,做大做强几个特色的农产品交易会、博览会,构建在国内国际具有较强影响的茶产品贸易与交流平台。6、扶持茶产品扩大出口。鼓励和支持茶产品出口企业扩大出口,加强对国际市场的研究分析,有针对性地组织优势企业和优势茶产品出国参展促销,近期要加强对台湾茶产品市场的研究,扩大海峡两岸茶产品贸易合作。7、进一步推动农产品运销“绿色信道”建设。加强调研,扩大宣传,搞好协调,配合有关部门,研究推动建立“绿色信道”,为茶产品运销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提高当地茶产品竞争力和增加茶农收入。加强市场流通工作宣传、交流和研究,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茶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茶产品流通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扩大影响,推动茶产品批发市场流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