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重庆綦江:蔬菜行情好
下一主题:云南文山市正式将养殖
其次,检测站的人员配备也难以达到理想状态。某县一位负责建速测站的人士告诉记者,他在两个养殖生猪较集中的乡建速测站,好不容易招来两个大学生当检测员,可一个耐不住乡下的清贫,个多月后就闪人了,另一个则被乡政府要了去做办公室工作。
第三,是沉重的检测负担。市农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处长黄君一表示,目前种植业类的检测手段相对成熟,成本较低;而生猪检测主要是作瘦肉精等的专项检测。仅作瘦肉精的快速检测,每个样品检测所需费用要近30元,而要确诊,则要六七百元。去年,我市用于检测肉类质量安全的费用达到两千多万元,而若要对出栏的两千多万头猪全部作瘦肉精的快速检测,就要花费6亿元。检测费用偏高,我市一些“吃财政饭”的区县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未来养殖两大苗头
对此,有关专家建议:除了要完善全程监管链条外,还应通过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奖励,吸引年轻的专业技术人才到乡镇从事监管工作;鼓励国内企业开发出更快捷、更经济的检测技术,降低检测成本。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重庆市养猪还出现了两个新的苗头,通过养殖方式的改变来提高猪肉质量安全。
一个是“复古式”养猪法。去年,沈阳用传统方式养殖的“黑猪肉”卖出了每公斤316元的“天价”。这种用传统的红薯、玉米作饲料,放养家猪的“复古”养殖法,因为养殖密度低、猪儿健康,可减少生猪养殖中抗生素、激素的使用。目前在我市涪陵、万州、綦江等地也零星存在,主要针对高端消费群体,但量极少。
另一个是介于集约化与复古式之间的快乐养猪法。这是一种在丹麦等欧洲养猪强国普遍采用的养殖方式:采用圈舍方式集中喂养,但为猪提供活动场地、绿色饲料等“福利”,让猪在快乐中生长,提高抗病能力,而人们也能获得相对高的猪肉产量和相对较好的肉质。现渝东南部分区县已有个别业主开始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