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布朗山舞起千古茶香
发布时间 2013-02-16 浏览 31953 次
冷⑤,种茶第一人,金银有尽时,茶叶世代兴,先祖遗训在,子孙世代铭,无论居何地,代代营茶园,公弄野茶地,景迈古茶园,布朗人居处,家家出珍茶;"得责"能止乏,酸茶助消化,竹筒茶清香,普洱茶味醇,烤茶香浓酽,晒青回味甘,更有青竹蜜,上宾方品先。改革开放后,发展胶蔗烟,历经十数年,新产业呈现,奈何宜地少,受益面局限;山区交通阻,出产亦有限,工业不发展,商业难彰显,全民种养业,发展步难前,至今不少地,温饱难周全。

何故欠发展?缘由有多样,教育滞后当首项;布朗无文字,世代口传承,中华共和后,教育始方兴,山区条件差,办学困难多,兴教六十年,效果却难显,全民受教率,人均仅五年;叹无文化苦,科技难掌握,他族平常事,我族技难熟,种田无科技,经商营算无,做工缺技术,发展有难度;期盼科教兴?拓我致富路,远离文盲苦,快我小康步。

念我布朗苦,政府忧思度,八七年后展扶贫,国家投资无数;修我山区路,通我饮用水,建设口粮田,架通电力线,山外信息传进来,山中特产达海外,政府扶持加自强,布朗脱贫步始迈。

进入新世纪,扶持更加快,《扶持规划》⑥政策好,"兴边富民工程"⑦强,"整村推进"来落实,布朗走向小康庄;修我生态馆⑧,建我新学校,"两免一补"进边寨,布朗儿女书声朗。

呜呼!忆往昔七千年峥嵘岁月,"蒲蛮"儿女,历尽千般苦难,自立自强,文化传承哀牢⑨乡;喜哉!看今朝政府扶持助发展,布朗山乡,竞显百业兴旺,一村一策,迈步小康各有方;噫嘻!逢盛世矣。

注释:

①蒲缥人:云南省保山蒲缥塘子沟遗址出土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头骨化石,专家考证蒲缥人族属,认为与世代居住于此的古濮人有较强亲缘关系,系濮人先民。

②夏多:今施甸一带的汉族家谱里仍有"蒲满古族汉化久"之记载。

③桐华布:史载古哀牢濮人很早就用当地盛产的桐华(木棉)织出"幅广五尺,洁白不受垢污"的"桐华布",经西南丝绸之路输往南亚,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发现。

④索宰拽笙:勐海布朗族曲调有十余种之多,而索、宰、拽、笙是最动听,最常用的四种曲调。

⑤叭岩冷:布朗族先民首领,传说他最早驯化并带领布朗族人民种植了茶叶,至今有的布朗族村寨的寨民仍献祭叭岩冷。

⑥扶持规划:指由国家民委会同发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国务院扶贫办共同制定的《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年)》。

⑦兴边富民工程:指云南省决定用3年时间筹集200亿元,为边境民族地区特别是7个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办好30件实事。

⑧生态馆:指2006年初在西双版纳勐海县章朗村落成的布朗族生态博物馆。⑨哀牢:指布朗族先民的世居地。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