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杭“吃茶”叫法的由来
发布时间 2013-03-04 浏览 33829 次
应俱全--这似乎跟现代足球也有得一拼。上至皇帝大臣,下至平民百姓,均乐此不疲。由于蹴鞠深受人们欢迎,不少商人便借此做文章。一位叫黄尖嘴的商人,竟开设了一间"蹴球茶坊"来吸引顾客,估计跟现在可以看球赛的酒吧茶馆类似。可见得杭州人向来把吃茶一事归入休闲娱乐之列。

回首改革开放之初,杭州各大风景区的茶室比较受人欢迎,虎跑、柳浪闻莺、西泠印社、玉皇山、六公园、平湖秋月、花港观鱼等等公园都有,大多是耍子儿的游客坐下来泡杯茶喝喝,吃茶的概念没有真正恢复。之后,自助式茶馆出现,吃茶渐渐演变成吃消闲果儿吃点心甚至吃饭,这在曹晓波看来,也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吃茶。因为吃茶,应该仅仅是吃茶而已,在过去,最多到茶馆隔壁去买两只芝麻烧饼,茶馆除了青橄榄红枣,不会有更多的内容,就跟酒肆喝酒最多给你几颗茴香豆一样。

但如今,在休闲品质之城生活的杭州人喜欢吃茶,已经到了无茶不欢的境界。一个人闲来无事吃茶,三五朋友聚会吃茶,单位同事搞活动还是吃茶。从市内熙熙攘攘的茶馆到分散在西湖山水间的农家茶楼,几乎每个双休日都人满为患。曹晓波自己,也常常跟几个好朋友到老龙井外一家叫"进展茶楼"地方去吃茶,他说,那里幽静、悠闲,有以前茶馆的影子。他还考证说,这个"吃"发的是中古的"qie"音,《康熙字典》写作"吃",有"吃茶"一说。五十年前文字改革,"吃"与 "吃"合并,"吃"也就失去了"喝"的本意。偏安一隅的南宋王朝,还有"擂茶"可以拿来又"吃"又"喝"的。那是将茶叶、老姜、芝麻、炒米,加盐,放在一个擂钵里,用擂棒"擂"成细末,开水冲食。虽与现代的吃茶有本质区别,但似乎也可以算作"吃茶"一词的另一个杭州式注解,杭州喝茶叫"吃茶"的典故大概就是这样来的。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