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的,不太喜欢龙井的特有的栗香味),与去年朋友送的据说1200多元的龙井相比整体口感差不了多少,但价位估计会相差甚远了。耐泡,四五泡后仍有余香,回甘却因积蓄不散而更加别有风味。袋底碎渣较多也是它的遗憾之一,与好的江浙茶相比,内地这些好茶在细微处体现了差距,这其实也是包装方面的欠缺了,正如同是千年古镇(城),同样保留了许多传统(建筑、风俗等)极具价值的东西,但内地的(如重庆的磁器口和湖南的凤凰古城)较之于江南一些古镇从名气相差甚远了,这里面除了性格粗犷与细腻的差别外,也有个包装宣传与内涵的挖掘功夫差别了,内地一味强调一切保持原始风貌,看后总觉有些残破与落伍;而江浙一带古镇特别是名气大的据当地朋友介绍几乎无例外地进行了重新粉刷修理(有些甚至局部重建),包装后推出(其中浙江方面的意识似又强于江苏,江苏的朋友谈起也常愤愤不服气)。言归正题,这个茶的包装更是令我遗憾,很简单,除了什么无公害无污染之类套话外,对于茶的介绍只有一句:“头泡香高,二泡味浓,三泡四泡幽香犹存”,跟没说一样,真是令人哭笑不得!更可笑的是,简单包装上倒没忘了印上一句“精制礼品,名贵大方,超凡脱俗”!恐怕再印上什么“帝王之尊”也买不起价钱,很可惜!至于“东山毛尖”,不想多说,茶本身除较新鲜外自我感觉较之于银锋差很多,但包装意识强得多,比较漂亮,介绍详细,直观引人,还有苏辙的诗证。送茶的朋友不怎么喝茶,说这两种茶都是当地最好的,价位也处于同一档,想来功过全在包装上了。遇上我等不入流的茶客,两种茶同时摆在面前,会毫不犹豫选择后者……推广商品茶与
茶文化挖掘,任重而道远哦!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