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袍的制作与鉴评
发布时间 2013-04-17 浏览 23837 次
而口腔似有物留下,较原来有沉得感觉。

三泡:应重点放在岩韵上,茶汤在口腔中是否有鲜爽感,有一种天然韵味,在喉头有润滑爽口之快感,还要想将茶汤吞下时有滑溜而下之感。大红袍十分讲究“岩骨”,表现为喉韵口感和杯底香(杯中水饮完后闻杯底香等)。

三、大红袍的鉴赏

清代梁章钜早已提出“活、甘、清、香”四字。因大红袍在武夷岩茶系列中最为“重味以求香”,不同于安溪茶的“以香而取味”,这是鉴别的最重要原则。香有纯与不纯、锐短与幽长、青与熟、重与飘等区别,味有浓淡厚薄、韵的显露程度和持久性长短之分。

活:系指润滑、爽口,有快感而无滞涩感,喉韵清洌。

甘:系指回甘时间短而快捷,清爽甘润。

清:系指清纯不杂,清快舒适,清丽明亮(指茶汤、叶底)。

香:系指口含茶汤有芬芳馥郁之气,冲鼻而出,饮后有齿颊留芳之感。

浓:系指浓而厚醇,无明显苦涩感。

厚:系指茶底厚薄,啜之有骨。持久不变,可谓“舌本常留甘尽日”之感。

韵:即指“岩骨花香”中的岩骨而言。

持久性:系指口腔舒适快感的持久性,而不是苦涩及杂味的持久性。优质茶饭前饮之。饭后尚感有余味。上一页 [1] [2] [3]

1  2  3  4  5  6  7  8  9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